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
[1] 谷扬. 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衰退成因及有效防治措施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9 .
[2] 周晓雷. 绿洲防护林体系水分生态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01 .
[3] 李凤娟. 红皮云杉种源间植物激素、硝酸还原酶和可溶性蛋白的遗传变异[D]东北林业大学, 2002 .
[4] 胡彦师. 福建省马尾松优良种源区内再选择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03 .
[5] 常忠连. 辽西地区樟子松固沙林衰退枯死原因及改造方式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4 .
[6] 刘卉芳. 晋西黄土区森林植被对嵌套流域径流泥沙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4 .
[7] 钱卫一. 人工湿地的蒸发蒸腾及其对去除效果的影响[D]东南大学, 2005 .
[8] 黄守科. 农田防护林对我国平原地区作物产量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 201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田有亮. 樟子松耐旱生理生态特征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 .
[2] 李新平. 太行山南部水土保持植物材料选择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6 .
[3] 杨志国. 宣化区黄羊滩沙地沙漠化治理及其效果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 2007 .
[4] 洪舟. 杉木杂种优势分子机理初探[D]南京林业大学, 2009 .
[5] 喻泓.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林对林火干扰的响应[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2 条
[1] 满荣洲 ,董世仁 ,郭景唐. 华北油松人工林蒸腾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86,(02) .
[2] 张士增,李学文,杨志时. 红皮云杉早期选择的研究[J]东北林学院学报, 1982,(03) .
[3] 刘桂丰,杨书文,胡尔贤,胡新民,孙群峰,刘庆民. 日本落叶松的生长变异及早期预测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0,(S2) .
[4] 杨传平,杨书文,刘传照,刘伟力,张维,秦泗华,刘桂丰,夏德安. 红皮云杉生长变异与早期选择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0,(S2) .
[5] 杨书文,孙洪志,张世英,刘桂丰,王会仁,彭宏梅. 樟子松优树半同胞家系选择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1,(04) .
[6] 吴祥云,王晓娇,李宏昌,孙晓辉. 科尔沁沙地主要造林树种抗旱生理生态特性[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8,(03) .
[7] 郑仁华. 马尾松早期选择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9,(04) .
[8] 黄少伟,钟伟华,李远球. 火炬松自由授粉家系年度生长相关与早期选择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 2000,(04) .
[9] 刘纯鑫,谭碧霞. 火炬松超级苗造林试验初报[J]广东林业科技, 1998,(01) .
[10] 申登峰,周晓雷,闫月娥,李荣. 绿洲防护林体系主要造林树种蒸腾特征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 2003,(01)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钟伟华. 国外种子园及多世代改良的研究[A]中国林木遗传育种进展[C], 19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