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30 条
[1] 梁守翠. 当归开花结实习性及种子营养物质积累动态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2] 高均伟. 间接免疫组化法检测人工感染CSISV在SPF雏鸡和肉仔鸡体内的分布[D]河南科技学院, 2010 .
[3] 刘玉霞. 中医联合治疗发作期激素抵抗型哮喘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IL-4、IL-5、IL-10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 .
[4] 周洁. 中医联合治疗发作期激素抵抗型哮喘的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 .
[5] 刘洪霞.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证治及用药规律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 .
[6] 许兰兰. 归术调经汤治疗肥胖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 .
[7] 李姗姗. 加减补阳还五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 .
[8] 王帅. 扶正化瘀组分中药有效组分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 2011 .
[9] 岳恒学. 逍遥舒坤汤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 .
[10] 张宏刚. 金标银染免疫渗滤法检测土拉弗朗西斯菌的方法建立及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 201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9 条
[1] 陈鹏. 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急性期细胞因子及凋亡基因Bcl-2、p53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 .
[2] 高延娥. 益阴明目合剂稳定眼压及视神经保护机理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 .
[3] 黄淑蜂. 中医诊治卵巢早衰的现代临床文献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
[4] 徐小娜.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研究及化学计量学方法的应用[D]中南大学, 2010 .
[5] 唐仕欢. 基于药用植物亲缘学的北沙参“辛味”探索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1 .
[6] 叶晓萦. 中药益寿二参颗粒干预高脂血症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 .
[7] 王瑞霞. 基于表观遗传学探讨补肾中药改善IVF治疗结局的机制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 .
[8] 张波. 虫类攻毒法与草木解毒法对小鼠Lewis肺癌治疗作用的对比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1 .
[9] 苏璞. 牛奶中多种抗生素的悬浮芯片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1 .
[10] 吴志松. 扶正祛邪法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536 条
[1] 张正荣. 中西医结合治愈不孕症54例临床小结[J]中医临床与保健, 1992,(03) .
[2] 章建. 清热解毒在乙肝病毒携带者中的应用[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1995,(04) .
[3] 侯慧玲. 自拟补肾固经汤治疗崩漏42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1998,(03) .
[4] 洪长星. 综合治疗脑梗塞45例临床分析[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1998,(05) .
[5] 刘春丽,陆耘. 中药外治法妇科应用举隅[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1999,(01) .
[6] 牛云飞,原虹. 补脾活血清热利湿法治疗狼疮性肾炎33例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1999,(04) .
[7] 方跃屏. 中药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50例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0,(02) .
[8] 黎莉. 少腹逐瘀汤化裁配合痔根断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21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0,(02) .
[9] 张夏清,胡为俭. 自拟参七查蒲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34例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0,(03) .
[10] 孙建西,霍冬梅. 自拟八味大发散加减配合西药治疗深层单疱性角膜炎36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1,(03)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张贞良,张玉亮,胡鸿璇,吕本强,陈华东. 金龙利咽口服液的制备及药效学初步考察[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6 .
[2] 曹钒. 中老年腕部骨折后反射交感性营养不良综合症的中医治疗[A]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
[3] 陈小忆. 解脂合剂治高脂血症的临床体会[A]'99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 1999 .
[4] 罗颂平,欧阳惠卿. 助孕3号对肾虚排卵抑制模型神经—内分泌的调控[A]全国中医妇科第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 2006 .
[5] 李晶晶,周祯祥,汪琼,杨伟峰,蔡青. 细辛的现代药理研究概况[A]'2008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
[6] 徐娟,李飞. 淫羊藿多糖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
[7] 蔺海明,邱黛玉. 不同干燥温度对当归挥发油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暨WHO中药材鉴定方法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