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7 条
[1] 唐宁浩. 南方枣品种花粉育性规律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2] 马鑫. 柚柠檬苦素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D]西南大学, 2011 .
[3] 李翀. 应用SNP标记区分云南瑞丽野生枸橼个体和柚SNP标记开发初探[D]西南大学, 2011 .
[4] 李秀娟. 中国特有柑橘属植物果实主要黄烷酮含量及其动态变化研究[D]西南大学, 2011 .
[5] 蒋巧巧. 应用分子标记技术鉴定湖南甜橙变异株系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11 .
[6] 张新建. 南丰蜜桔的遗传鉴定与马家柚苗木真实性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 2011 .
[7] 郭丽英. 广西扁柑及部分地方柑橘种质资源调查和亲缘关系分析[D]广西大学, 2011 .
[8] 陈勇. 4个柑橘杂交组合杂种胚挽救及早期鉴定[D]西南大学, 2012 .
[9] 刘德兵. 实生板粟(Castanea mollissima Bl.)居群遗传多样性及其对粟疫病菌抗性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 .
[10] 张俊娥. 中国枣品种资源花粉生物学特性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 200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0 条
[1] 刘秀丽. 中国玉兰种质资源调查及亲缘关系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2 .
[2] 于杰. 柑橘及其近缘属植物DNA条形码研制及其物种的鉴定研究[D]西南大学, 2011 .
[3] 蔡礼鸿. 枇杷属的等位酶遗传多样性和种间关系及品种鉴定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0 .
[4] 庞晓明. 用分子标记研究柑橘属及其近缘属植物的亲缘关系和枳的遗传多样性[D]华中农业大学, 2002 .
[5] 高燕会. 四个栽培棉种间的种间杂交及其遗传与系统发育研究[D]浙江大学, 2004 .
[6] 臧德奎. 桂花品种分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4 .
[7] 李润唐. 湖南柑橘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营养光合特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6 .
[8] 洪柳. 椪柑多倍体的分离以及脐橙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 2006 .
[9] 刘勇. 柚类资源分子系统学及其核心种质构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5 .
[10] 汪小飞. 石榴品种分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3 条
[1] 赵敏. 我国果树种质资源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7,(18) .
[2] 陈勇,雷天刚,何永睿,陈善春. 柑橘杂种材料鉴定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2,(16) .
[3] 朱立武,蒋康众,王华君. 不同生物型柑桔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J]安徽农学院学报, 1988,(04) .
[4] 方从兵. 我国果树孢粉学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2,(02) .
[5] 宋婉,续九如. 果树种质资源鉴定及 DNA 指纹图谱应用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0,(01) .
[6] 万海清. 同工酶研究在柑桔分类、起源和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 1992,(01) .
[7] 李树林,曲泽洲,王永惠. 枣(Zizyphus jujuba Mill)品种资源的花粉学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87,(03) .
[8] 曲泽洲,王永蕙,张凝艳,李华. 同工酶在枣品种分类研究中的应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0,(04) .
[9] 丁晓东,李光玉,周恩. 利用POD同工酶对黑穗醋栗(Ribes nigrum L.)及有关种亲缘关系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4,(03) .
[10] 彭时尧,庄伟建,黄进华.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同类型品种花粉形态扫描电镜观察[J]福建农学院学报, 1987,(04)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李文斌,张映南,刘庚峰,贺善文. 柑桔矮化砧及半矮化砧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活性的比较[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暨第六届年会论文集(Ⅰ果树)[C], 1989 .
[2] 向素琼,梁国鲁,洪棋斌,刘朝吉. 红江橙天然四倍体与二倍体的核型比较[A]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2 .
[3] 施维属,钟凤林,李开拓,王江波,潘东明. 福建柑橘类种质资源ISSR分子评价[A]第二届全国果树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