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卢漫. 泡桐幼龄林养分定量控制技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2] 常德龙. 真菌致泡桐木材变色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0 .
[3] 虞华强. 人工经济林核桃、枣树木材性质及其变异规律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01 .
[4] 张国栓. 黑杨优良无性系选择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03 .
[5] 崔令军. 泡桐无性系苗期光合与生长特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7 .
[6] 李江晓. 基于木材材质特性的桐木家具设计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09 .
[7] 刘俊. GFRP/泡桐复合材料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10 .
[8] 王高伟. 橡胶木防霉防变色改性处理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12 .
[9] 吕志海. 不同种源白花泡桐幼林期生长特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 .
[10] 孙龙祥. 热处理工艺对樟子松性能影响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常德龙. 人工林木材变色与防治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5 .
[2] 李小清. 白桦木材生物变色机理及防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8 .
[3] 张斌. 白桦木材干燥过程及生物诱导的变色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8 .
[4] 陈瑶. 木材热诱发变色过程中发色体系形成机理[D]北京林业大学, 2012 .
[5] 邱乾栋. 泡桐材色评价指标的筛选和材色优良单株选择[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9 条
[1] 马丽娜,付孝德,张明,汪文胜,刘盛全. 人工林杨树木材密度变异规律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3,(04) .
[2] 汪佑宏,汪玉敏,潘幸珍,王传贵,柯曙华,刘杏娥. 香樟枝和干材纤维形态特征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7,(04) .
[3] 张求慧,赵立,金华,王志荣. 泡桐和毛白杨的pH值与酸碱缓冲容量[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5,(S2) .
[4] 吕文华,肖绍琼,木乔英. 西南桦木材变色的主要原因[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04) .
[5] 常德龙,宋湛谦,黄文豪,胡伟华,李福海,张全来. 真菌对泡桐木材化学成分及其结构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03) .
[6] 李江晓. 泡桐木材质的视觉特性在家具设计的应用[J]包装工程, 2009,(08) .
[7] 常德龙,胡伟华,黄文豪,李福海,张云岭. 真菌侵染对泡桐材微观结构及主要组分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1,(03) .
[8] 常德龙,段新芳,胡伟华,黄文豪,李福海,张云岭. 酸碱对防止泡桐木材变色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6,(02) .
[9] 黎明,杨芳绒. 不同种泡桐木纤维的形态学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8,(10) .
[10] 常德龙,黄文豪,张云岭,胡伟华,关倩,韩黎雪. 4种泡桐木材材色的差异性[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