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李陈. 小儿脾脾泄泻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及李秀亮教授治疗本病的经验[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1 .
[2] 张霞. 实验性脾虚证大白鼠的酶组织化学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01 .
[3] 刘敬伟. 从求证到解析[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2 .
[4] 樊鹤莹.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后脾虚综合征中医证候及相关因素分析[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9 .
[5] 朱文芳.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中医黄疸与肠道菌群、血浆内毒素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2 .
[6] 李佳明. 曲生老中医学术思想总结及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气虚便秘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2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刘桂荣. 理脾调脂胶囊治疗单纯性血脂失调症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2 .
[2] 田进文. 从细胞到人体的阴阳五藏之演化及肝藏生理病理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3 .
[3] 彭鑫. 《伤寒论》阳明、太阴病证与肠道微生态及人体反应性关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2 条
[1] 朱颖,刘晓东. 脾胃与养生[J]中医临床与保健, 1992,(01) .
[2] 刘学俭,杨延丽. 《医宗金鉴》乳癌治法初探[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0,(03) .
[3] 储全根,张登山,汪克明,彭代银. 李氏解酒方解酒作用的实验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7,(05) .
[4] 易京红,庞博. 李东垣治疗消渴用药浅析[J]北京中医, 2006,(11) .
[5] 雷晋,王波,邢湘君. 老年病从脾论治[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7,(11) .
[6] 刘孟安. 试论“甘温除热”[J]滨州医学院学报, 1988,(04) .
[7] 吴敏怡,郑家铿. 脏腑功能孰为贵[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6,(03) .
[8] 余庆. 脾胃阴火与更年期综合征[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9,(03) .
[9] 林群莲,黄发盛. 《脾胃论》用药特点探析[J]光明中医, 2004,(04) .
[10] 陈朝霞,黄纯. 双屏散口服液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60例[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