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木拉提. CN灌水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值模拟[D]新疆农业大学, 2000 .
[2] 吴胜军. 干旱地区包气带中水分和盐份的分布运移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3 .
[3] 加孜拉·阿布都拉扎克. 黑河流域中游灌区水平衡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 2006 .
[4] 范磊. 降雨入渗过程中包气带水分运移转化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 2008 .
[5] 王晓燕. 浅层水平井技术用于水利土壤改良排水效果数值模拟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 201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朱首军. 渭北旱塬农林复合系统水量平衡要素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 .
[2] 龚斌. 基于遥感技术的黑河下游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
[3] 朱红艳. 干旱地域地下水浅埋区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逄春浩. 有关土壤水零通量面的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0,(04) .
[2] 吴庆华,张家发,严敏,王贵玲,杨润生. 潜水入渗补给研究进展[J]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4,(10) .
[3] 李继江,刘云华,巩贵仁. 研究包气带水分运移常用理论方法存在的问题浅议[J]勘察科学技术, 2001,(03) .
[4] 甯娜,许模,段永祥,王成文,凌睿雯,郭蕾蕾. 保守性离子在包气带层状土中运移规律研究[J]环境工程, 2015,(05) .
[5] 王积强. 农田潜水蒸渗仪简介[J]水文, 1993,(05) .
[6] 逄春浩. 土壤水分零通量面的确定和土壤蒸发量的推算[J]土壤通报, 1988,(02)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施德鸿,贾永瑞,左秀法,李孟海. 洛川黄土塬包气带水份赋存与运移的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所刊(第1号)[C], 1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