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21 条
[1] 贺波. 苎麻叶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2] 赵茜. 蛇床子素配伍植物筛选[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3] 黄振. 马尾松幼苗茎段和春梢茎段组织培养[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 .
[4] 李慧. 厚朴中有效成分活性检测及结构鉴定[D]辽宁师范大学, 2010 .
[5] 翟合欢. 曼地亚红豆杉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6] 王正荣. 茶儿茶素生物合成调控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7] 李国锋. 灵武长枣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能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8] 黄北川. 橄榄多酚中酪醇等成分的分离纯化研究[D]西北大学, 2010 .
[9] 刘涛. 西宁地区番茄内生芽孢杆菌定殖规律及促生效应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 2010 .
[10] 于佳佳. 杏花总黄酮提取、分离、纯化和抗氧化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20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0 条
[1] 袁海滨. 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精油的生物活性、作用机制及安全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0 .
[2] 李瑞利. 两种典型盐生植物耐盐机理及应用耐盐植物改良盐渍土研究[D]南开大学, 2010 .
[3] 马英姿. 药用植物蚬壳花椒化学成分分析及繁殖技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4] 周亚福. 几类植物分泌结构发育过程中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研究[D]西北大学, 2011 .
[5] 黄贤校. 毛重楼、北重楼和五指莲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D]天津大学, 2010 .
[6] 肖文海. 东北红豆杉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分化与次生代谢间关系的系统分析[D]天津大学, 2010 .
[7] 陈莉. 苜蓿高产蛋白悬浮细胞系的筛选及其反应动力学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11 .
[8] 延绥宏. 飞天蜈蚣七中多糖和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及生物活性研究[D]西北大学, 2011 .
[9] 郝之奎. Chitinolyticbacter meiyuanensis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产几丁质酶研究[D]江南大学, 2011 .
[10] 伏颖. 烟草靶斑病菌遗传分化、侵染特性及致病机理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 201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27 条
[1] 周蓓蓓,潘见,开桂清,金日生. 光度法研究铜离子和铁离子与芦丁的不同配位特性[J]安徽化工, 2006,(01) .
[2] 熊增芳,韵海霞,侯永芳,舒孝和. 天然药物的开发及应用前景[J]安徽农学通报, 2007,(20) .
[3] 陈春刚,韩芬霞. 生物类黄酮的研究与应用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3) .
[4] 杨海涛,刘军海. 微波法提取魔芋中总生物碱工艺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03) .
[5] 庄辉发,林位夫. 水分胁迫对大芒幼苗生长性状及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1) .
[6] 杜丰玉,陈钧,任晓峰. 黄芩总黄酮·黄芩苷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1) .
[7] 冯爱青,胡秋娈,崔娟. 槐豆中天然芦丁的提取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5) .
[8] 史高峰,韩学哲,陈学福,吕玲玉,吕秋楠. 微波辅助提取甘草渣中的总黄酮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2) .
[9] 刘昭明,田玉红,黄翠姬,林艾. 迷迭香挥发油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2) .
[10] 李林. 水苏碱的研究概况[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3)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9 条
[1] 邝伟生,陈超君,梁和,王勇. 稻草及地膜覆盖处理对免耕马铃薯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
[2] 戴前颖,夏涛,高丽萍,李钊,吴平. 绿茶汤呈色物质研究进展[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 2010 .
[3] 肖啸,张立彬,刘建珍,郭志杰. 晚熟桃不同枝龄休眠枝的抗寒力比较[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6 .
[4] 刘小花,封士兰,李芸.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肤痒颗粒中齐墩果酸的含量[A]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色谱学术交流会暨仪器展览会论文集[C], 2006 .
[5] 曾秋文,林华娟,秦小明,陈淑清,黄斌杰. 金花茶皂甙的初步分离纯化研究[A]“亚运食品安全与广东食品产业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09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 2009 .
[6] 王建中,王宪昌,王丰俊,吴迪,丛林. 苦杏仁甙防癌、抗癌功能述评[A]北方省区《灌木暨山杏选育、栽培及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 2004 .
[7] 刘玉红,王凤山. 真菌多糖结构研究进展[A]山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 2005 .
[8] 赵渤年,刘青,寇桂风. HPLC法测定九味羌活颗粒中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的含量[A]山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 2005 .
[9] 刘玉红,王凤山. 真菌多糖结构研究进展[A]山东省药学会2006年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6 .
[10] 刘玉红,王凤山. 核磁共振波谱在多糖结构分析中的应用[A]山东省药学会2006年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