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68 条
[1] 任洪波. 低密度SiO_2及其复合气凝胶的制备与特性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10 .
[2] 魏洪源. 原子分子在δ-Pu上的吸附、离解与扩散过程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10 .
[3] 刘万超. 拜耳法赤泥高温相转变规律及铁铝钠回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0 .
[4] 闫华. 铜合金表面激光复合耐磨层及界面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0 .
[5] 常旭. 低维碳纳米材料和冰纳米管的结构与物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 2010 .
[6] 李勇. 低品位氧化铅锌矿硫化—浮选工艺及理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2009 .
[7] 刘大春. 从含锌铟复杂物料中提取金属铟新工艺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2008 .
[8] 陈明昕. 新型有机物切削刀具材料的低温二次硬化机理研究及渗碳体超细化的析出控制[D]昆明理工大学, 2009 .
[9] 贾国斌. 若干铅基合金真空蒸馏分离提纯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2010 .
[10] 邓明进. 高性能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55 条
[1] 周鸿翼. Mg-Sc合金的热力学性质计算[J]四川有色金属, 2008,(03) .
[2] 王相力,王再义,刘德军,邢本策,杨大正. 高炉冶炼低硅生铁的热力学分析[J]鞍钢技术, 2009,(01) .
[3] 王自瑾. 多重化学平衡的计算及其应用[J]安徽工学院学报, 1992,(02) .
[4] 干洪. 力学学科的发展现状与21世纪展望[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2) .
[5] 刘吉辉,李静,汪琦. 铁尾矿合成镁橄榄石质耐火材料的反应机理[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2009,(01) .
[6] 张宝(钅平),冯喜春. 金属材料状态方程确定的冲击波实验方法与技术[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1990,(01) .
[7] 李保成,赵家萍. 结构钢动态屈服机制的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2,(02) .
[8] 张媛媛,张文飞,王鹏. 不同温度下纳米单晶铜杆拉伸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7,(04) .
[9] 杨大勇. 电动微流体数值模拟研究进展[J]微纳电子技术, 2010,(09) .
[10] 吴雄. 应用VLW状态方程计算炸药的爆轰参数[J]兵工学报, 1985,(03)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9 条
[1] 高逸锋,朱虹. 分子相互作用体积模型在二元固态合金中活度的估算[A]2009(重庆)中西部第二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09 .
[2] 朱如曾. 钱学森开创的物理力学之路[A]钱学森科学贡献暨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 2001 .
[3] 洪友士. 钱学森物理力学思想与力学所的材料力学性能研究[A]钱学森科学贡献暨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 2001 .
[4] 郭志猛,高峰,杨珂,张瑞珠,李艳. 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固化高放核废料的研究[A]2006全国核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6 .
[5] 李长久,王晋珍,孟政,姜宏,黄幼榕,崔竹. 浮法玻璃熔化过程热量消耗的DTA研究[A]2010全国玻璃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 2010 .
[6] 刘平,康布熙,曹兴国,黄金亮,顾海澄. 快速凝固Cu-Cr和Cu-Cr-Zr合金的时效硬化行为[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 1998 .
[7] 王礼强,李涵,唐新峰. 熔体旋甩法制备Zn_4Sb_3热电材料微结构的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4)[C], 2007 .
[8] 闫军,易建政,崔海萍. 静态破碎剂研究进展[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9)[C], 2007 .
[9] 杨波,廖宏兴,陈蓉,焦世珺,张鹏,余炳宏,朱国成,郑怀礼. 聚合硫酸铁的形态表征及单晶制备的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 2010 .
[10] 余寿文. 固体力学史与方法论的几点注记[A]力学史与方法论论文集[C], 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