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87 条
[1] 帅学宏. 山豆根多糖提取工艺及免疫学活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2] 郭甜甜. 齐墩果酸皂苷的合成和生物活性评价以及羟基喜树碱糖缀合物的设计合成[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3] 姜登钊. 中药百部归经的研究及其在海洋中药研发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4] 李婷婷. 扁小尖柳珊瑚Muricella sibogae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5] 张延妮. 珠子参化学成分及其活性成分的筛选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0 .
[6] 彭燕. 海燕和中华疣海星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0 .
[7] 何小勇. 翅荚木种源遗传多样性及其抗低温胁迫能力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 .
[8] 陈丛瑾. 香椿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和生物活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9] 白凤英. 含有生物分子的f/d金属配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 2011 .
[10] 韩美仙. 基于药物重量实测的经方本原剂量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563 条
[1] 赖亚辉,马忠春,闫慧毅,毛焕新. 龙葵果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试验[J]癌变.畸变.突变, 2005,(01) .
[2] 钱晓薇. 绿茶对明矾诱发遗传物质损伤的抑制作用[J]癌变.畸变.突变, 1998,(05) .
[3] 谈文瑾,路兴涛,孔繁华,郑星,蒋仁棠. 山东省冬小麦等越冬作物田主要杂草检索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06,(05) .
[4] 董淑敏,李桂凤,张炳文,郝征红,成永方,崔广芳,周玉玲. 马齿苋人工栽培及脱水加工技术[J]山东农业科学, 1999,(04) .
[5] 李国贤. 绵毛马兜铃油的镇痛和中枢抑制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9,(01) .
[6] 耿月娥,魏斌. 合肥柳属植物木材构造的初步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9,(03) .
[7] 李煜照,徐晋麟. 三个芍药品种的核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02) .
[8] 刘鹏,郭水良,黄学斌. 大别山马宗岭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03) .
[9] 张颂雨,唐天序. 复方灭螨灵霜治疗酒渣鼻69例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1994,(02) .
[10] 张京. 小蓟的降压作用及其机制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5,(04)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6 条
[1] 孙明娜,张勇,马严明,王梅,高同春. OS-诱抗剂诱导植物抗病性作用的探讨[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 2005 .
[2] 刘红玉,吴莎,谭鹏,杨蕾,李飞. 川乌炮制各工序对其质量影响的分析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1 .
[3] 孙小芬,陈雨,潘俊松,王玉亮,孙克兴,赵静雅,蔡润,唐克轩. 长春花花色与长春质碱含量的关系研究[A]2008园艺学进展(第八辑)——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讨论会暨现代园艺论坛论文集[C], 2008 .
[4] 李丽,刘传斌,肖建忠,李志斌. 高山杜鹃花色素的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的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 2009[C], 2009 .
[5] 李宝才,龚加顺,张惠芬,李忠. 腐植酸与普洱茶茶色素[A]第六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 2006 .
[6] 魏玺群,郑昌琼,欧阳庆,李伯刚,胡英,冉均国. 聚氨酯软泡沫创伤敷料药物释放动力学研究[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 1998 .
[7] 周围,周小平,刘红卫,陈立仁,程型国,李进. 中成药中马兜铃酸A的HPLC/MS分析方法研究[A]西北地区第三届色谱学术报告会暨甘肃省第八届色谱年会论文集[C], 2004 .
[8] 卫海,王建刚,熊承良. 中药鹿藿及其提取物对解脲脲原体国际标准株的抑菌实验研究[A]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5 .
[9] 李丹,刘明生,李占林,康胜利,华会明. 海南裂叶山龙眼化学成分的研究(Ⅱ)[A]海南省药学会2007年论文汇编[C], 2007 .
[10] 魏娜. 南海海域海藻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A]海南省药学会2007年论文汇编[C],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