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30 条
[1] 彭浩. 秦巴山区虎杖中产白藜芦醇(苷)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2] 曹磊. 四种真菌多糖抗氧化和抗肿瘤及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D]郑州大学, 2010 .
[3] 贾美玲. 浆果类水果生物活性成分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 2010 .
[4] 罗丽媛. 葡萄细胞系白藜芦醇的合成动态及其代谢调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5] 贾春燕. 蒲黄黄酮对缺氧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D]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0 .
[6] 李仲普. 血脂安Ⅱ号对高脂血证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0 .
[7] 李贝. 血脂安Ⅱ号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Ox-LDL及MDA-LDL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0 .
[8] 孙宇. 白藜芦醇对大鼠皮层神经元GABA_A受体介导电流的影响[D]安徽师范大学, 2010 .
[9] 陈文文. 糖肾平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 .
[10] 车艳丽. 凉血消斑汤合三粉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小鼠造血系统及TNF-α、IL-4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7 条
[1] 张延妮. 珠子参化学成分及其活性成分的筛选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0 .
[2] 朱小康. 大黄素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D]西南大学, 2011 .
[3] 陈柯羽. 岩黄连中小檗碱型生物碱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研究及藜芦中甾体生物碱的微生物转化[D]第二军医大学, 2011 .
[4] 李永州. 中医治疗肝癌方药的筛选评估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
[5] 陈志彬. 中医综合疗法对女性痤疮患者皮肤生理指标影响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
[6] 郭旭东. 芦丁对奶牛泌乳性能、瘤胃消化代谢和对大鼠乳腺发育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7] 翟吉良. 白藜芦醇对兔激素性骨坏死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1 .
[8] 田露申. 甘蓝型油菜异源白花性状的遗传及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 2011 .
[9] 崔健. 箬竹属植物黄酮类物质与挥发性成分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 .
[10] 苏德泳. 天然喹喏里西丁和吲哚里西丁生物碱化合物的全合成研究[D]清华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09 条
[1] 任金荣,孙丽霞,单保恩,刘丽芝,李元振,何兰欣,艾军. 中药土大黄煎剂及含药血清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J]癌变.畸变.突变, 2006,(05) .
[2] 傅红,王金龙. 虎杖中白藜芦醇的含量TLCS法测定[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6,(05) .
[3] 朱立成,刘文,王祥胜,张明浪,钱文. 丁香等3种中草药提取物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6,(21) .
[4] 章英才,黄新玲. 六盘山鸡爪大黄蒽醌类化合物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 2007,(01) .
[5] 毕玉霞,董红霞,方磊涵,孙学领. 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芪中糖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7,(29) .
[6] 黄红英,邓斌,张晓军,余瑞金. 青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7) .
[7] 李燕,戴佳锟,祁洋,王永智,尉亚辉. 白藜芦醇的药理作用及其合成途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9,(11) .
[8] 汪洋,房存金,毕玉霞. 不同提取方法对川芎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9,(14) .
[9] 袁菊红. 石蒜属化学成分及其提取、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0,(02) .
[10] 罗跃中,李忠英. 大豆异黄酮的研究概况[J]安徽农业科学, 2010,(12)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3 条
[1] 黄骐,林建丽,王冰梅,叶冰莹,陈由强,陈如凯. 农杆菌介导花生白藜芦醇合酶基因转化马铃薯的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6 .
[2] 郝庆秀,王继峰,牛建昭,赵丕文,孙丽萍. 用小鼠子宫增重实验考察四物汤植物雌激素样作用的配伍规律[A]中医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通讯[C], 2008 .
[3] 赵丕文,牛建昭,王继峰. 植物雌激素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及有关进展[A]中医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通讯[C], 2008 .
[4] 郑晓珂,裴素娟,冯卫生. 不同产地、种属十种卷柏雌激素活性筛选的实验研究[A]中医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通讯[C], 2008 .
[5] 江庆澜,雷秀霞,徐邦牢. 虎杖提取液对NAFLD大鼠脂肪组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血脂分析与临床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脂蛋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 2008 .
[6] 张爱武,刘乐乐,罗素琴,钱英杰.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蒙药冬葵果中阿魏酸的含量[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 2010 .
[7] 贾明,张丽霞,王日为,张宏宝,裘力群. 茶叶绿色荧光物质的HPLC分析方法建立[A]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
[8] 王静,庞晓露,刘劲松,傅军,侯镜德.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A]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下册)[C], 2005 .
[9] 熊正英,张琳. 白藜芦醇对耐力训练大鼠血液及不同组织某些生化指标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学术会议和海峡两岸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4 .
[10] 邓雁北,翁孝刚,齐欣欣,李敏霞,陶玲玲. 解毒降脂片对伴有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脂肪肝患者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中药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