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98 条
[1] 张献芳. 利用半夏凝集素构建内生工程菌及其抗同翅目害虫效果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2] 赵天. 基于耳石技术的唐鱼自然种群死亡特征和生活史策略初步研究[D]暨南大学, 2011 .
[3] 黄玺. 甘肃内生真菌对醉马草竞争性的影响[D]兰州大学, 2011 .
[4] 梁莹. 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小尾寒羊的影响[D]兰州大学, 2011 .
[5] 杨松. 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草坪草及其病原真菌的影响[D]兰州大学, 2011 .
[6] 杨林源. 基于编码序列、基因间序列和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发生关系比较[D]内蒙古大学, 2011 .
[7] 唐艳. 东北主要温带植物叶性状的种间差异及其相关关系[D]东北林业大学, 2011 .
[8] 张建春. 热带雨林中几种榕树隐头果内生真菌多样性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 2011 .
[9] 海丽丽. 典型草原区大针茅(Stipa grandis)根系内生真菌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10] 苗文莉. 小麦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与宿主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 201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7 条
[1] 王勇. 细基格孢属、匍柄霉属及其近似属的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2] 郑维列. 西藏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种群生态学特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3] 何睿林. 人ⅡA型磷脂酶A_2的进化和衍生多肽抗菌作用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 2011 .
[4] 刘志国.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幼叶虫食防御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1 .
[5] 陈海军. 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群繁殖性状及化学计量特征对载畜率的响应[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6] 于维君. 经济法历史合理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10 .
[7] 俞斌华. 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品种对黄矮根腐病(Embellisia astragali)的抗性评价[D]兰州大学, 2011 .
[8] 王彦靖. 松嫩草地及澳大利亚主要豆科牧草生殖生态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1 .
[9] 檀建新. Bt cry基因克隆和环状芽孢杆菌几丁质酶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0 .
[10] 李金花. 内蒙古典型草原几种优势植物生态适应对策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0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46 条
[1] 张苗苗,张蓉,王生荣. 高寒草地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活性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7) .
[2] 孙宗玖,安沙舟,许鹏. 伊犁绢蒿构件动态变化研究[J]草地学报, 2007,(05) .
[3] 张兴旭,陈娜,李春杰,南志标. 禾谷缢管蚜与内生真菌互作对醉马草幼苗的生理影响[J]草地学报, 2008,(03) .
[4] 王崇龙,薛仁宇,曹广力,沈卫德,贡成良.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碱性磷酸酶基因(alk-exo)与杆状病毒的分子进化分析[J]蚕业科学, 2006,(02) .
[5] 王志伟,王世梅,纪燕玲,赵明文,于汉寿. 中国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研究——东营市盐碱地区的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的检测与分布特征[J]草业科学, 2005,(02) .
[6] 李飞,李春杰. 内生真菌对禾草类植物抗旱性的影响[J]草业科学, 2006,(03) .
[7] 何秋,刘建秀. 草坪草真菌病害的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 2006,(04) .
[8] 张志飞,饶力群. 高羊茅种子内生真菌的消毒方法[J]草业科学, 2008,(06) .
[9] 田发益,李晓忠,何冰梅. 新西兰草甸羊茅中不同处理的黑麦草碱含量分析[J]草业科学, 2009,(03) .
[10] 申靖,陶文文,陈昌,陈永敢,王志伟. 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研究9——Epichloё yangzii的种传特性及其在宿主体内的分布[J]草业科学, 2009,(06)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唐保宏,苗文莉,刘明,吕振兴,王辉.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内生真菌初步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 2008 .
[2] 李春杰,南志标,刘勇,Volk H Paul,Dapprich Peter. 醉马草内生真菌检测方法的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8 .
[3] 王瑶瑶,韩烈保,曾会明. 禾本科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A]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
[4] 周琼,梁广文,任顺祥. 植物抗蚜特性研究进展[A]昆虫与环境——中国昆虫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1 .
[5] 谢丽华,王国红,杨民和. 内生真菌及其对宿主植物生态适应性的影响[A]第二届菌物教学科研研讨会论文集[C], 2006 .
[6] 禹乐乐,苗文莉,唐保宏. 小麦种子内生真菌的传播初探[A]中国菌物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 2011 .
[7] 李春杰,南志标,刘勇,Volk H Paul,Dapprich Peter. 醉马草内生真菌检测方法的研究[A]中国植病、菌物学会杭州联合年会论文集[C], 2008 .
[8] 林立亮,黄原. 国外五部进化生物学教材内容简介[A]高等院校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C], 2010 .
[9] 范秀芝,李黎,陈连福,肖扬,边银丙. 基于核糖体DNA和gpd基因片段的木耳属系统发育分析[A]第十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 2014 .
[10] 于晓丹,张蕴薇. 内生真菌对牧草的影响的研究进展[A]中国草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