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2 条
[1] | 朱少敏. 多媒体数字水印若干关键算法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2010
.
|
[2] | 张冬梅. 离散曲线曲面的形状优化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 2010
.
|
[3] | 李雨桐. 并联机构运动奇异性及其动态稳定性研究[D]浙江大学, 2010
.
|
[4] | 庄梅玲. 三维衣身原型曲面展平技术的研究[D]东华大学, 2010
.
|
[5] | 许立新. 滚子链传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 2010
.
|
[6] | 邱彦杰. 反向工程中自动精确模型重建的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11
.
|
[7] | 胡媛. 三维人脸形体匹配与属性分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11
.
|
[8] | 屠凤莲. 动臂变幅塔机奇偶倍率吊钩装置的设计理论[D]河北工业大学, 2010
.
|
[9] | 梁艳红. 基于专利挖掘的创新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 2011
.
|
[10] | 王丽红. 基于数字化设计的家禽取内脏机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2011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66 条
[1] | 何志军,丁洁民.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的膜结构初始形态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4,(03)
.
|
[2] | 王能员. 剃齿中两啮合线相对位置与奇数接触点的确定[J]安徽工学院学报, 1995,(03)
.
|
[3] | 高洪,李绍成. 基于Willis定理的瞬心线附加板共轭曲线设计的新思路[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 2002,(01)
.
|
[4] | 高洪,吕新生. 用偏心齿轮连杆组合机构实现两行程等速运动[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 2002,(03)
.
|
[5] | 高洪,汪太平,吕新生,郑涌. 偏心齿轮机构重合度校验及其图形仿真[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4)
.
|
[6] | 杨久志. 根据许用压力角确定凸轮机构基本尺寸方法的探讨[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 1996,(01)
.
|
[7] | 李震,赵雪松. 具有动画模拟功能的凸轮机构CAD/CAI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1)
.
|
[8] | 倪尔有. 裂纹尖端的塑性区分析[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 1994,(02)
.
|
[9] | 智莹. 用角变量逼近法对高级机构进行运动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03)
.
|
[10] | 康保杰,路春. 稀土碳深层共渗在销套上的应用[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1991,(05)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6 条
[1] | 周良墉. 环面蜗杆理论与技术的创新[A]第十届粤港机电工程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暨梁天培教授纪念会文集[C], 2008
.
|
[2] | 唐秋华,魏国前,陈定方,孔建益. 面向球弹性碰撞实验的虚拟环境建模研究[A]2005年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湖北专集)[C], 2005
.
|
[3] | 李小敏,杨光,段彬礼. 凸轮机构的动态设计[A]2005年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湖北专集)[C], 2005
.
|
[4] | 徐敏,叶晓明. 曲柄连杆机构三维瞬态动应力数值仿真研究[A]湖北省内燃机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9
.
|
[5] | 杜红卫. 汽车曲面的建模与光顺[A]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二届科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
|
[6] | 杨芙莲,葛正浩,彭国勋. 平行分度凸轮机构的多样化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机构学年会暨首届青年机构学研讨会论文集[C], 1998
.
|
[7] | 郭为忠,邹慧君,何有钧. 支持虚拟产品开发的共轭曲面快速质量预报法[A]第十二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0
.
|
[8] | 何有钧,邹慧君,郭为忠,梁庆华. 空间凸轮机构曲面偶的曲率干涉判定[A]第十二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0
.
|
[9] | 吕方梅,冯涛,邹慧君. 凸轮运动规律的模糊评价[A]第十二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0
.
|
[10] | 刘俊生,刘志良,罗爱辉,贺炜. 数控加工中心ATC弧面分度凸轮运动学问题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