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5 条
[1] 孟斌. 山东省白羽肉鸡免疫抑制病病原学和血清学调查[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2] 杨明.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与其它免疫抑制性疾病共感染的相互作用[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3] 吴萍萍. 四种蛋传性病毒病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4] 孙丹丹. CIAV M突变株致病性试验及其在DF-1上生长适应性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1 .
[5] 任桂萍. 鸡传统性贫血病毒(CAV)全基因克隆[D]东北农业大学, 2000 .
[6] 李中奎. 凋亡素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及蛋白质预测[D]山东师范大学, 2003 .
[7] 张恒. 鸡贫血病毒DNA疫苗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3 .
[8] 李景荣. NDV免疫鸡IFN-γ、IL-2和IL-6细胞因子表达的动态变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04 .
[9] 谭雷涛. 动物源性免疫增强剂的开发及其使用效果检测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6 .
[10] 杨克礼. 鸡传染性贫血及四种免疫抑制病PCR诊断方法的建立与应用[D]安徽农业大学, 2006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王秀荣. 鸡传染性贫血病的实验诊断与免疫机制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00 .
[2] 郑世民. 雏鸡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后免疫变化和对新城疫疫苗的应答及其免疫机理[D]东北农业大学, 2002 .
[3] 王晓艳. 鸡贫血病毒结构蛋白抗原表位研究及感染性克隆构建[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
[4] 宇文延青. 我国部分地区传染性法氏囊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
[5] 张兴晓. 鸭圆环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诊断方法的建立[D]山东农业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8 条
[1] 刘岳龙,崔治中,秦爱建,金文杰,孙春根. 鸡贫血病毒全基因组点突变体的体外构建及其在宿主细胞MSB1的转染研究[J]病毒学报, 2001,(02) .
[2] 何成强,丁乃峥,李景鹏,李云龙. 鸡贫血病毒衣壳蛋白基因克隆、测序和比较[J]病毒学报, 2003,(02) .
[3] 杨克礼,徐涤平,梁望旺,刘泽文,汪宏才. 鸡传染性贫血病研究进展[J]家禽科学, 2007,(04) .
[4] 丁家波,赵文明,金文杰. 鸡贫血病的最新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 2001,(01) .
[5] 张知良,黄建芳,赵宝华,胡清海,何家禄,张志芳,肖庆利. CAV基因工程亚单位苗与IBDV二联灭活疫苗的研究[J]动物医学进展, 2002,(03) .
[6] 蒋玲艳,韦平,李义杰.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及其核酸检测技术[J]动物医学进展, 2003,(05) .
[7] 张恒,何成强,李云龙. 鸡贫血病毒vp3突变体的构建[J]动物医学进展, 2004,(02) .
[8] 张知良,黄建芳. DNA探针在鸡传染性贫血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J]动物医学进展, 2005,(07) .
[9] 齐欣,杨兵,赵玉军. 鸡贫血病毒VP3基因的原核克隆表达[J]饲料工业, 2006,(09) .
[10] 蒋玲艳,李莉萍,韦平,李义杰,李康然. 广西鸡传染性贫血流行病学的研究[J]广西畜牧兽医, 2004,(02)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胡守萍,郑世民,王秀荣,王笑梅. 鸡传染性贫血病免疫母鸡后子代雏鸡免疫器官抗体生成细胞变化[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一次兽医病理学、第十次动物病理生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1 .
[2] 刘岳龙,崔治中,秦爱建,金文杰,孙春根. 鸡贫血病毒全基因组点突变体的体外构建及其在宿主细胞MSB1的转染研究[A]第四届中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1 .
[3] 李延鹏,崔治中. CAV与REV共感染SPF鸡对疫苗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