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 条
[1] | 黄龙. 水源地健康风险评价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 2010
.
|
[2] | 张倩. 太湖挺水植物群落对水体净化能力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11
.
|
[3] | 陈婉.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 2008
.
|
[4] | 施雪良. 嘉兴市水生观赏植物应用现状与产业化开发研究[D]浙江大学, 2007
.
|
[5] | 丁小青. 洪湖养殖区水生植物种子库现状及水生植被恢复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9
.
|
[6] | 廖荣明. 巢湖烔炀河水体污染特征及生态修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10
.
|
[7] | 杜霞. 上海市典型富营养化农村河道里塘河生态修复技术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 2012
.
|
[8] | 吴雅雯. 十二烷对槐叶萍营养生长、光合色素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D]扬州大学, 2011
.
|
[9] | 周雄飞. 浮萍对富营养化水体中N、P净化能力初探[D]扬州大学, 2011
.
|
[10] | 张迪. 水葫芦和金鱼藻对黄颡鱼养殖用水净化作用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 2013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4 条
[1] | 迟桂荣. 3种水生植物中叶蛋白的提取及营养物质含量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 2007,(26)
.
|
[2] | 欧克芳,林鸿,陈桂桥,夏文胜. 挺水植物及其园林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0)
.
|
[3] | 张金锋,施雪良,郭敏晓. 凤眼莲和梭鱼草对水体净化能力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8)
.
|
[4] | 李文芬,刘沛芬,颜亨梅,付秀芹,汪波,许华. 5种浮床植物在水环境恢复治理中的净化差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
[5] | 李淑英,周元清,胡承,章新,和桂凤. 水生植物组合后根际微生物及水净化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03)
.
|
[6] | 杨小霞,黄晓典,赵超,彭少华,韩磊. 3种水生植物对不同形态氮·磷吸收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2,(35)
.
|
[7] | 刘冬杰. 植物固土护岸及净化水质综述[J]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2,(04)
.
|
[8] | 田功太,段登选,杜兴华,许国晶,张金路,张明磊,王春生,栗明,李敏,马亚梅. 凤眼莲、大薸对水体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富集及去除效果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11)
.
|
[9] | 赵忠宝,李克国,耿世刚. 盘锦温地保护、恢复与永续利用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1)
.
|
[10] | 岳莉然,高春义,李永峰. 人工湿地中植物的生理生态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06)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 唐建勋.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水生维管束植物和藻类的修复[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
|
[2] | 黄超,马林转. 水生植物的药用价值及其对水体净化作用的研究进展[A]第五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暨乌蒙山片区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1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