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0 条
[1] | 曼迪纳(DIAKITE MORY MANDIANA). 作物和土壤类型的施肥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
[2] | 孙宇. 水施磷肥对长白落叶松苗木生长和磷吸收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
[3] | 严志萌. 氮磷钾对甜菜产质量及氮代谢关键酶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 2011
.
|
[4] | 裴瑞娜. 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
[5] | 陈璐. 黄土旱塬土壤磷素营养与富集转化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
|
[6] | 孟晓瑜. 底墒和氮磷用量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形成、养分水分利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
|
[7] | 邹硕. 长沙市郊稻田土壤肥力调查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11
.
|
[8] | 陈雪芸. 福建优质烤烟生产的磷素营养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07
.
|
[9] | 刘艳飞. 基于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的肥料效应与最佳施肥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8
.
|
[10] | 远红伟. 肥料运筹对小麦生理特征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贵州大学, 2008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 条
[1] | 孙宇,刘勇,李国雷,马履一. 磷肥施肥方式对长白落叶松苗木生长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01)
.
|
[2] | 邢丹,李淑文,夏博,付巍,文宏达. 施磷对冬小麦—夏玉米体系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4,(05)
.
|
[3] | 李慧成,郝明德,何晓燕,史培. 黄土高原长期施用磷肥效应研究[J]华北农学报, 2008,(S2)
.
|
[4] | 赵同凯,张超,曹连杰,戴忠民. 磷素营养对小麦品质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 2009,(03)
.
|
[5] | 姚淑琴. 冬小麦高产栽培氮肥后移技术的研究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 2011,(36)
.
|
[6] | 张礼军,张恩和,黄高宝. 灌溉与供磷对小麦∥玉米∥马铃薯间作系统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J]麦类作物学报, 2007,(04)
.
|
[7] | 王婷婷,王俊,赵牧秋,史奕,陈欣. 有机肥对设施菜地土壤磷素累积及有效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01)
.
|
[8] | 孙宇,李国雷,刘勇,马履一,贾忠奎,祝燕. 磷肥施用方式对长白落叶松播种苗生长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
|
[9] | 周毅,汪建飞,邢素芝,高祥,徐阳春,沈其荣. 解磷微生物有机肥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 2013,(03)
.
|
[10] | 吕丽华,张经廷,董志强,姚艳荣,梁双波,贾秀领. 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磷吸收与平衡研究[J]华北农学报, 2015,(0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