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0 条
[1] 卢艳艳. 非接触电导检测法的研究及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 2010 .
[2] 马景哲. 银杏酸单体的纯化制备及分析方法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 2011 .
[3] 王锋. 银杏外种皮活性成分分离纯化工艺与动力学模型研究[D]西北大学, 2003 .
[4] 张洪国. 树脂吸附法分离银杏酸的研究[D]四川大学, 2003 .
[5] 李小平. 银杏外种皮有效成分的含量分析及其提取分离的研究[D]扬州大学, 2005 .
[6] 李闻涛. 银杏外种皮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生物活性研究[D]天津大学, 2006 .
[7] 茆广华. 银杏外种皮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活性研究[D]江苏大学, 2007 .
[8] 阳振. 银杏外种皮杀虫活性物质及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07 .
[9] 赵云奎. 银杏酚酸单体分离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
[10] 刘方. 银杏酸的结构修饰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D]江苏大学, 2009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李卫星. 银杏雄株资源多样性分析与评价[D]扬州大学, 201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2 条
[1] 王志强,黄胜海,张琰. 不同工艺提取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酸及含量的测定[J]现代农业科技, 2009,(24) .
[2] 仰榴青,吴向阳,陈钧,袁新华,倪慧艳. 银杏酸的分光光度法测定[J]分析化学, 2004,(05) .
[3] 田亚平,尤文元,李彧娜. 荧光分析法测定银杏酚酸[J]分析化学, 2006,(S1) .
[4] 柴逸峰,吴玉田,李翔. 药物分析(Ⅰ)[J]分析试验室, 2004,(06) .
[5] 陈西娟,王成章,叶建中. 银杏叶化学成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生物质化学工程, 2008,(04) .
[6] 吴向阳,仰榴青,陈钧,袁新华,夏国华. 银杏酸单体制备及其抗菌活性[J]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3,(04) .
[7] 孔玉霞,李晨恺,王盼盼,宋金玉. 银杏酸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
[8] 吴向阳,仰榴青,陈钧,杨小明,刘倩. 银杏外种皮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农业机械学报, 2003,(06) .
[9] 吴晓雯,孙杨,马贞依,潘再法,王丽丽.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中银杏酸[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2,(08) .
[10] 杨世龙,黄春丽,唐颖,徐莉,蒋国斌,曹福亮,雷萌,陈泳,王燕芹. 配位-有机溶剂法去除银杏叶初提物中银杏酚酸的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