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姜嘉风. Van Der Pol-Duffing时滞系统周期扰动Hopf分支[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
[2] 杜文举. Van der Pol-Duffing系统的Hopf分岔分析及岔控制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 201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李佼瑞. 两类随机非线性动力系统和经济应用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 2006 .
[2] 冯平. 一种混沌分析与抑制方法及在电力系统铁磁谐振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 2010 .
[3] 刘灿昌. 梁结构非线性振动的最优化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钱长照,李克安. 一类非线性动力系统的时滞反馈分叉控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05,(05) .
[2] 吕堂红,王崇阳. 一类具时滞振动系统的稳定性及Hopf分支[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Z1) .
[3] 李险峰,张建刚,褚衍东,常迎香. Φ~6-DVP振子在单势阱参数下的混沌特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4] 褚衍东,李险峰,张建刚. Van der Pol-Duffing耦合系统的分岔与混沌控制[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
[5] 杜文举,张建刚,俞建宁,安新磊. 基于Washout滤波器的Van der Pol-Duffing系统的Hopf分岔控制[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4,(03) .
[6] 许磊,陆明万,曹庆杰. Van der Pol-Duffing方程的非线性动力学分叉特性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 2002,(04) .
[7] 符五久. Duffing-Van der pol系统的Hopf分岔[J]振动与冲击, 2010,(07) .
[8] 李欣业,张振民,张华彪,高仕赵. Duffing-van der Pol振子的时滞反馈控制研究[J]振动与冲击, 2010,(10) .
[9] 刘灿昌,岳书常,许英姿,沈玉凤,任传波,刘露,荆栋. 参数激励非线性振动时滞反馈最优化控制[J]振动与冲击, 2015,(20)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郝育新,刘彦琦,张伟. 基于平均法的van der Pol方程二次近似解及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