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3 条
[1] 付啊. 社区矫正中被害人参与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 2010 .
[2] 江文兵. 论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障[D]安徽大学, 2010 .
[3] 朱鹏伟. 刑事公诉案件被害人上诉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 2011 .
[4] 王庆娇. 恢复性司法主体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 2011 .
[5] 张燕. 公诉案件中被害人权利保障研究[D]内蒙古大学, 2011 .
[6] 杜思危. 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研究[D]复旦大学, 2011 .
[7] 费琦.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 2010 .
[8] 张白冰. 我国刑事被害人保护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 2011 .
[9] 赵亚南. 完善被害方参与死刑审判程序研究[D]燕山大学, 2010 .
[10] 王宇. 警察出庭问题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 2002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贺振华. 刑事庭审中的人证调查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07 .
[2] 谢协昌. 犯罪被害人保护体系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 2007 .
[3] 刘蕾. 刑事诉讼当事人程序选择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 2007 .
[4] 吴光升. 刑事诉讼程序的人性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 2009 .
[5] 肖波. 刑事庭审调查制度的正当性研究[D]复旦大学, 2009 .
[6] 王芳. 美国刑事诉讼法对隐私权的保护[D]山东大学, 2012 .
[7] 刘文莉. 被害人刑事诉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12 .
[8] 兰跃军. 刑事被害人作证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10 .
[9] 雷连莉. 论刑事被害人的量刑参与[D]湘潭大学, 201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9 条
[1] 蒋鹏飞,刘少军. 美国刑事被害人权利载入联邦宪法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2008,(01) .
[2] 何雪. 关于被害人陈述制度的完善[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07,(03) .
[3] 陈力. 论社区矫正中被害人的参与和权利保护[J]财经政法资讯, 2011,(05) .
[4] 陈岩,张永明. 论刑事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及其理论基础[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1,(02) .
[5] 黄志雄. 被害人上诉模式的缺憾及其补救[J]福建法学, 2006,(03) .
[6] 龙宗智. 实现刑事政策的程序保障[J]法学杂志, 2007,(04) .
[7] 陈卫东,刘计划. 2001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家, 2002,(01) .
[8] 赵军. 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与犯罪观之关系研究——以经验性跨学科范式为中心[J]法学评论, 2010,(02) .
[9] 肖波. 被害人庭审权利的退与进[J]法学与实践, 2010,(02) .
[10] 李莉航. 略论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陈述[J]法制与经济(中旬), 2011,(11)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孙燕山,王丽华. 我国被害人刑事政策研究述评[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 2009 .
[2] 朱杰焰,朱林林. 论刑事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地位及诉讼权利[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3辑)[C], 2006 .
[3] 马秀娟. 论我国被害人影响陈述制度的构建[A]中国犯罪学年会论文集(2010年度)[C],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