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2 条
[1] 徐文平. 四川绿茶苦涩味偏重成因分析及降低苦涩味技术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2] 井然. 普洱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及游离氨基酸的检测方法(HPLC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2010 .
[3] 岳婕. 高茶氨酸茶树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10 .
[4] 吴月娜. 青天葵中总氨基酸的提取纯化工艺及指纹图谱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
[5] 龚雪. “散茶发花”茯茶微生物生态及其优势种抑菌作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11 .
[6] 郑晓娟. 蒙顶名茶品质化学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11 .
[7] 王力立. 小米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及小米茶的制备[D]山西大学, 2011 .
[8] 任世霞. 软儿梨中有效成分的探究及相关产品的开发[D]青海师范大学, 2011 .
[9] 任明兴. 壳聚糖对茶树生长发育和根际环境影响及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05 .
[10] 倪君. 绿茶中非水溶性蛋白及酶解效果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07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张春林. 泸州老窖大曲的质量、微生物与香气成分关系[D]江南大学, 2012 .
[2] 杜颖颖. 新梢白化茶树品种白化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 2009 .
[3] 史成颖. 茶树幼根EST文库构建及茶氨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 201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1 条
[1] 何金明,连之新,王文娇. 绿茶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J]山东农业科学, 2009,(01) .
[2] 井然,冯雷,陈丽梅. 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0,(17) .
[3] 何金明,连之新,王文娇. 茶叶中氨基酸的测定[J]中国茶叶, 2008,(10) .
[4] 倪君,须海荣. 茶叶氨基酸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茶叶, 2007,(02) .
[5] 张佳,王川丕,阮建云. GC-MS及GC测定茶叶中主要游离氨基酸的方法研究[J]茶叶科学, 2010,(06) .
[6] 龚雪,李银花,雷雨,肖力争,黄建安. 黑茶不同样品氨基酸组分的分析[J]茶叶通讯, 2010,(04) .
[7] 沈强,罗显扬,潘科,郑文佳. 富含γ-氨基丁酸降压功能茶的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 2011,(10) .
[8] 王春梅,唐茜,杜晓,陈昌辉,许静逸,李品武. 四川崇州枇杷茶野生大茶树生化成分及制茶品质初探[J]茶叶科学, 2012,(04) .
[9] 宁井铭,史成颖,陈琪,梁进,宛晓春,张正竹. 茶氨酸检测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2,(06) .
[10] 张应根,王振康,陈林,邬龄盛,王秀萍,陈泉宾. 环境温湿度调控对茶鲜叶萎凋失水及白茶品质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 2012,(11)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谢文钢,黄福涛,韩楠,李翃舸,唐茜. 古蔺牛皮茶树生化成分及绿茶品质初探[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2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