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9 条
[1] | 赵巍. PKC调控玉米大斑病菌致病性的机理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1
.
|
[2] | 王茜. PKA催化亚基调控玉米大斑病菌致病性的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1
.
|
[3] | 张鑫. 玉米大斑病菌StPKS基因与黑色素合成及致病性的关系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1
.
|
[4] | 张靖. AtEFS1基因在拟南芥开花调控途径中的功能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 2011
.
|
[5] | 张韶茹. StRas2基因调控玉米大斑病菌致病性的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2
.
|
[6] | 王梅娟. 玉米大斑病菌CWI-MAPK级联途径中StBCK1基因功能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2
.
|
[7] | 吴敏. 玉米大斑病菌MAPK级联途径中StSTE12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 2012
.
|
[8] | 桂秀梅. 玉米大斑病菌遗传多态性与有性态诱导[D]河北农业大学, 2002
.
|
[9] | 张建成.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种间生理与遗传分化[D]河北农业大学, 2003
.
|
[10] | 马继芳. 玉米大斑病菌有性杂交后代的遗传多态性与原生质体制备[D]河北农业大学, 2003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6 条
[1] | 瓮巧云,宋晋辉,张爱香. 谷子抗锈病基因AFLP分子标记的筛选[J]安徽农业科学, 2012,(02)
.
|
[2] | 桂秀梅,张金林,董金皋,安鑫龙. 玉米大斑病菌RAPD分析最佳反应体系的建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01)
.
|
[3] | 范永山,石文伟,刘永杰,张建成,董金皋.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的寄生适合度与RAPD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01)
.
|
[4] | 李琳琳,王凤茹,韩建民,董金皋. 拟南芥干旱敏感突变体的筛选及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1,(04)
.
|
[5] | 张益文,王连荣,张连成,张军,籍新波,王进茂. 转基因抗虫棉Bt毒蛋白含量时空变化及土壤降解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2,(25)
.
|
[6] | 张玉净,郝志敏,郑蒙,张金林,董金皋. 灰葡萄孢产孢缺陷菌株的遗传分析[J]华北农学报, 2011,(03)
.
|
[7] | 贺字典,高增贵,庄敬华,陈捷. 玉米丝黑穗病菌DNA提取方法比较(简报)[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5,(02)
.
|
[8] | 贺字典,陈捷,高增贵,庄敬华,高玉峰. 玉米丝黑穗病菌RAPD分析的引物筛选[J]河南农业科学, 2007,(04)
.
|
[9] | 徐成楠,周宗山,吴玉星,迟福梅,丁丹丹. 苹果轮纹病菌DNA提取方法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 2009,(01)
.
|
[10] | 赵云福,梁晨,李宝笃,罗丽,迟胜起. 适于ISSR分析的白粉寄生孢基因组DNA快速提取法[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3)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 刘士伟,曹志艳,董金皋. 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对玉米大斑病菌PKS基因的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8
.
|
[2] | 王苗苗,邢继红,瓮巧云,董金皋. 玉米大斑病菌蛋白激酶A基因的克隆与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8
.
|
[3] | 司丽丽,杨贵明,甄文超,曹克强. 河北省小麦、玉米病虫草害发生现状及分析[A]科技创新与绿色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6
.
|
[4] | 桂秀梅,范永山,董金皋. 玉米大斑病菌不同交配型的RAPD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 200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