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郭月英. 苦荞壳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4 .
[2] 甄云鹏. 苦荞壳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纯化与其组分分离、测定[D]成都理工大学, 2007 .
[3] 万丽英. 高海拔单作区不同密度对苦荞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7 .
[4] 陈江梅. 荞麦酿造用米曲霉蛋白酶优良菌株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研究[D]西北大学, 2009 .
[5] 侯智法. 苦荞芦丁降解酶纯化方法优化及其在籽粒萌发过程中代谢规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
[6] 雷兴生. 荞麦米与麸粉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分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
[7] 顾继娟. 苦荞籽粒芦丁降解酶的纯化与其酶学性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
[8] 张冬梅. 苦荞芽菜培养及其次生代谢产物黄酮的代谢调控[D]陕西科技大学, 2012 .
[9] 刘彦. 高抗氧化荞麦面包面团发酵流变与烘焙学特性研究[D]江南大学, 2013 .
[10] 张忠. 苦荞系列挂面配方改进[D]四川农业大学, 201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张益锋. 金荞麦和荞麦对增强UV-B辐射及干旱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D]西南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7 条
[1] 常庆涛,王书勤,王建如. 甜荞新品种平荞2号的引进与推广[J]安徽农业科学, 2002,(03) .
[2] 郭元新,周玲. 苦荞营养粉的研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06,(02) .
[3] 赵萍,杨明君,郭忠贤,石金波. 播种期对苦荞籽粒产量的影响[J]湖南农机, 2011,(01) .
[4] 胡耀辉,郭志军,于寒松,刘仁杰,贾帅,吕蕾. 荞麦中2种重要的功能性蛋白cDNA片段克隆与序列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8,(03) .
[5] 罗仓学,张冬梅,胡兵,房贵磊. 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苦荞总黄酮研究[J]粮食与油脂, 2011,(08) .
[6] 王欣欣,唐超,彭立强,卜一,李炳海,李尽朝,白大鹂. 赤峰市荞麦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04) .
[7] 郭铁筝,潘国卿,杨永生,赵治国. 内蒙古荞麦及荞麦制品生产、加工、出口状况浅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2,(04) .
[8] 龚钢明,周小理,应淳朴,朱贤. 酶法水解荞麦蛋白的研究[J]食品工业, 2004,(05) .
[9] 龚丽,毛新,蒋爱民,刘欣,胡光华,黄利华,杨磊. 响应面法优化苦荞麦微波膨化工艺[J]食品与机械, 2011,(01) .
[10] 马春芳,王敏,王军,刘拉平,王兴,郑君,熊娟. 苦荞麦麸油溶剂提取工艺及其成分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 200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