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 条
[1] | 王姝. 荞麦成分检测及其化学指纹图谱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11
.
|
[2] | 蒙华. 苦荞MYB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及转录激活功能鉴定[D]四川农业大学, 2011
.
|
[3] | 魏元青. 林檎叶保健成分及其保健功能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 2001
.
|
[4] | 田小丽. ~(60)Co—γ射线辐照诱发苦荞突变体筛选高黄酮含量的种质资源及其品质的综合评价[D]山西农业大学, 2003
.
|
[5] | 张超. 苦荞麦蛋白质提取以及应用的研究[D]江南大学, 2004
.
|
[6] | 王刚. 中草药中酚类物质消除自由基反应的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 2007
.
|
[7] | 贾雪峰. 苦荞麦叶黄酮提纯及其功能活性研究[D]西南大学, 2007
.
|
[8] | 高冬丽. 荞麦类黄酮、蛋白的积累特点及氮磷配比的调控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
|
[9] | 周一鸣. 苦荞麸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08
.
|
[10] | 李成磊. 苦荞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和查尔酮合酶基因(Chs)的DNA和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 2009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 条
[1] | 陈春刚,韩芬霞. 生物类黄酮的研究与应用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3)
.
|
[2] | 褚薛刚,洪承皎,张保国. 槲皮素和17-AAG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研究[J]辐射防护, 2012,(01)
.
|
[3] | 张怀珠,郭玉蓉,牛黎莉,毕阳,韩舜愈,王汉宁. 荞麦粉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5,(03)
.
|
[4] | 齐文援. 浅谈荞麦的营养价值及生理功能[J]甘肃农业, 2005,(10)
.
|
[5] | 李光,余霜,周永红,陈庆富. 金荞麦和甜荞植物叶抗氧化活性物质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 2013,(07)
.
|
[6] | 尹礼国,曾凡坤,钟耕,郑连姬. 荞麦生物类黄酮研究现状[J]粮食与油脂, 2002,(12)
.
|
[7] | 尹礼国,钟耕,闵燕萍,曾凡坤. 苦荞保健茶开发研究[J]粮食与油脂, 2003,(07)
.
|
[8] | 张平平,刘艳芬,刘铀. 植物黄酮类提取物在家禽上的研究进展[J]饲料与畜牧, 2010,(07)
.
|
[9] | 张怀珠,郭玉蓉,牛黎莉,毕阳,韩舜愈,王汉宁. 荞麦不同生长期黄酮含量的动态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 2006,(08)
.
|
[10] | 张超,卢艳,郭贯新,张晖. 苦荞麦蛋白质抗疲劳功能机理的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05,(0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