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6 条
[1] 夏培蓓. 木纳格葡萄胚挽救技术及新种质创建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2011 .
[2] 张健. “绿荷包”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on.cv.Luhebao)胚胎发育过程的显微、亚显微观察[D]福建农林大学, 2001 .
[3] 车建美. 荔枝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早期生化事件[D]福建农林大学, 2003 .
[4] 江淑平. 葡萄无核品种胚败育因子及其机理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
[5] 唐冬梅. 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技术及种质创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
[6] 王玉玲. 无核雪柑授粉受精及种胚败育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06 .
[7] 贺佳玉. 四倍体刺槐胚胎败育及其挽救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8 .
[8] 韩智龙. 华北驼绒藜种子败育生理学机制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 .
[9] 李明. 诱导龙眼焦核果实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08 .
[10] 王珊. 果梅完全花与不完全花相关性状的差异及其蛋白质组学的初步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 2008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
[1] 王庆莲. 苹果多胺和脯氨酸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功能鉴定[D]山东农业大学, 2009 .
[2] 陈伟.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胚胎发育的生理生化基础[D]福建农林大学, 2000 .
[3] 禤维言. 无核荔枝花与果实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2005 .
[4] 李蕾. 无核荔枝胚败育相关蛋白质的分离鉴定及cDNA克隆[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2006 .
[5] 卢秉国. 龙眼子叶胚发育相关的若干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 2009 .
[6] 邓英毅. GA_3诱导枇杷无核机理研究[D]西南大学, 2009 .
[7] 王爱芝. 花楸有性生殖过程及败育机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12 .
[8] 贺军虎. 杧果(Mangifera indica L.)反季节生产中胚胎败育机理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 条
[1] 刘国强,肖祥希,邱栋梁,许伟东. 青鲜素(MH)诱导龙眼焦核种子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J]福建农业学报, 2010,(02) .
[2] 赖呈纯,车建美,赖钟雄. 荔枝体胚发生早期蛋白质组分变化的初步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 2012,(05) .
[3] 黄华宁,贺军虎,赵小青,陈华蕊,陈业渊. 胚胎败育与内源激素变化的关系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3,(32) .
[4] 肖祥希,李明,邱栋梁. 果实无核机理研究进展[J]经济林研究, 2009,(02) .
[5] 万泉. 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龙眼果实无核化效应[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6) .
[6] 孙亮,冷平. 苹果和梨属间杂交及其幼胚挽救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8,(02) .
[7] 车建美,赖钟雄,赖呈纯,郭志雄,刘鸿洲,黄志宏. 荔枝体细胞胚胎发生早期的3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J]热带作物学报, 2005,(02) .
[8] 李伟才,魏永赞,胡会刚,石胜友,王一承,谢江辉. 3种无核荔枝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动态[J]热带作物学报, 2011,(06) .
[9] 李蕾,彭存智,李明芳,郑学勤. 无核荔枝胚胎发育时期蛋白质图谱分析[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6,(04) .
[10] 李蕾,彭存智,李明芳,王向社,郑学勤. 醮核荔枝胚胎发育相关蛋白质的分离及初步鉴定[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