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 条
[1] | 杨金花. 耕作与施肥方式对稻田氮素损失及利用效率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 2011
.
|
[2] | 付友芳. 2000~2007年不同管理措施下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地土壤有机碳贮量的估算[D]南京农业大学, 2011
.
|
[3] | 陈文林.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稻麦生产力的影响[D]扬州大学, 2008
.
|
[4] | 杨谢. 保护性耕作下水稻田氮素动态变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8
.
|
[5] | 熊鸿焰. 水旱轮作条件下免耕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8
.
|
[6] | 石锋. 管理措施对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
.
|
[7] | 兰全美. 水旱轮作条件下免耕水稻土肥力质量演变趋势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9
.
|
[8] | 代光照. 免耕施肥对稻田土壤生物学特性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 2009
.
|
[9] | 董爱玲. 稻油免耕复种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D]贵州大学, 2009
.
|
[10] | 熊巧安. 免耕与秸秆还田对土壤生态环境和小麦生长的影响[D]扬州大学, 2011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 条
[1] | 石锋,李玉娥,高清竹,万运帆,秦晓波,金琳,刘运通,武艳娟. 管理措施对我国草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草业科学, 2009,(03)
.
|
[2] | 付友芳,于永强,黄耀. 2000-2007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地土壤有机碳变化估计[J]草业科学, 2011,(09)
.
|
[3] | 全国明,杨运英. 我国水稻免耕技术研究进展[J]耕作与栽培, 2005,(03)
.
|
[4] | 陈冬林,屠乃美,关广晟,邓小华. 水稻免耕栽培技术的研究及应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5)
.
|
[5] | 张志贤,文卿琳. 玉米秸秆覆盖对春小麦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 2012,(05)
.
|
[6] | 张锡洲,李廷轩,余海英,周建新,吴德勇. 水旱轮作条件下长期自然免耕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 2006,(06)
.
|
[7] | 熊鸿焰,李廷轩,张锡洲,余海英. 水旱轮作后免耕水稻土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的变化特征研究[J]土壤, 2008,(06)
.
|
[8] | 熊鸿焰,李廷轩,余海英. 水旱轮作条件下不同免耕年限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影响因素[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8,(02)
.
|
[9] | 何天祥,蔡光泽,郑伟刚,王安虎. 攀西地区免耕(或少耕)栽培现状及其发展潜力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3)
.
|
[10] | 全国明,章家恩,严会超,许荣宝. 免耕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 2005,(0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