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 条
[1] 朱芳. 管道机器人的数据采集及传输系统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 .
[2] 刘洪. 钢管二维漏磁检测设备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合肥工业大学, 2002 .
[3] 徐明亮. 超大口径钢管漏磁检测方法的基础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3 .
[4] 王亚东. 钢管漏磁检测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 2004 .
[5] 张武翔. 棒材自动无损检测系统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4 .
[6] 张松. 抽油杆缺陷无盲区自动检测方法和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5 .
[7] 张华明. 钢棒纵向裂纹磁性检测方法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5 .
[8] 何胜兵. 承压管道二维漏磁检测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7 .
[9] 何利勇. 测井电缆无损检测方法与仪器[D]华中科技大学, 2006 .
[10] 阮小飞. 钢轨缺陷低频漏磁涡流检测方法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08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杨涛.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油管无损检测与缺陷量化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 2004 .
[2] 彭永胜. 基于漏磁检测机理的钢管小缺陷精确量化识别理论及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 2005 .
[3] 丁劲锋. 石油管具螺纹漏磁检测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6 .
[4] 张建川. 红钢棒材表面缺陷图像采集与检测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 2012 .
[5] 李武斌. 热轧圆钢表面缺陷视觉在线检测算法研究[D]山东大学, 201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周封,刘利剑,孙志刚. 油管及螺纹无损漏磁检测的磁化方式[J]磁性材料及器件, 2010,(06) .
[2] 戴光,王亚东,杨志军. 管道漏磁检测仪的研制及实验结果分析[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4,(01) .
[3] 黄海鸿,姚结艳,刘儒军,姜石林. 基于金属磁记忆技术的车桥桥壳损伤检测[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14,(07) .
[4] 汪友生,闫照文. ANSYS在管道漏磁检测中的应用[J]测控技术, 2005,(07) .
[5] 汪友生,张延华. 漏磁信号的有限元分析与仿真[J]计算机仿真, 2005,(07) .
[6] 汪友生,梁策. 管道内壁缺陷漏磁信号的ANSYS仿真与分析[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05,(03) .
[7] 刘美全,徐章遂,米东. 螺栓孔裂纹的漏磁检测[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06,(10) .
[8] 丁凯,任德志,贾社民. 漏磁及电涡流检测技术在生产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矿山机械, 2003,(06) .
[9] 李路明,杨海青,黄松岭,汪来富. 便携式管道漏磁检测系统[J]无损检测, 2003,(04) .
[10] 杜志叶,阮江军,余世峰. 漏磁检测信号轴向分量和径向分量的选择[J]无损检测, 2010,(07)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陈琨,何辅云,张海燕,杨良军,陈文明,范伟. 管道的磁通量检测技术研究[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