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2 条
[1] 郝艳. 油茶林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研究及高效解磷菌的筛选[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 .
[2] 杨树泉. 老龄苹果园及连作园不同位置土壤环境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3] 苏立涛. 连作条件下有机物料对平邑甜茶根系及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4] 武丽花. 植被修复对湘潭锰矿矿区废弃地土壤环境效应的影响[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8 .
[5] 马坤. 不同起垄方式和肥源对威宁有机烟叶生长及品质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 2010 .
[6] 侯栋. 黄河三角洲天然湿地生态系统演替及生态阈值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7] 张鑫红. 我国主要橡胶种植区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活性研究[D]西南大学, 2011 .
[8] 于洋. 东北过伐林区蒙古栎天然林土壤、凋落物特征及生物多样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9] 吴永铃.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土壤酶活性特征及土壤肥力状况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10] 魏晓军. 放牧强度对典型草原大针茅根际土壤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 条
[1] 杨江山. 保护性耕作对旱区小麦—菘蓝轮作土壤生态及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2] 张杰. 环保型地膜覆盖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玉米生长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
[3] 王纪杰. 桉树人工林土壤质量变化特征[D]南京林业大学, 2011 .
[4] 杨青华. 液体地膜的研制与应用[D]河南农业大学, 2004 .
[5] 宫渊波. 广元市严重退化生态系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生态效益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6 .
[6] 孙敏. 不同基因型小麦氮肥生产效率差异的机理研究[D]扬州大学, 2007 .
[7] 李冬林. 秦淮河河岸带土壤主要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8 .
[8] 周娟. 山东省典型农产品基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地球化学元素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 2008 .
[9] 李梅. 岷江上游辐射松人工林种质资源及土壤生物肥力评价[D]四川农业大学, 2009 .
[10] 杨梅焕.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漠化演变机制与植物的耐胁迫性研究[D]西北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7 条
[1] 耿建梅,温德才,杨琴,秦绪辉. 海南橡胶园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1) .
[2] 刘西军,黄庆丰,聂昌伟,刘成彬. 肖坑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氮、磷含量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8,(01) .
[3] 吴真真,郑凤英,杨慧,汪建超. 沙棘改良威海海岸沙质土壤效力的研究[J]北方园艺, 2010,(14) .
[4] 许景伟,王卫东,乔勇进,王月海,董治良,丁守和. 沿海沙质岸基干林带黑松防护林的更新方式[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3,(05) .
[5] 陆梅,卫捷,韩智亮. 滇池西岸4种针叶林的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06) .
[6] 曹文生,焦树仁,高树军,赵晓明. 章古台沙地樟子松混交林营造技术与效益的研究[J]防护林科技, 2002,(04) .
[7] 田保状,乔勇进,王希英. 沙质海岸防护林体系土壤营养分析[J]防护林科技, 2005,(03) .
[8] 陆梅,卫捷,张友超. 4种针叶林中的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特征[J]贵州农业科学, 2011,(05) .
[9] 杨建霞,王鑫. 施用包膜控释尿素对保护地黄瓜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酶活性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01) .
[10] 杜社妮,梁银丽,张成娥. 施肥对西红柿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呼吸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05)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吕成群,黄宝灵,张明慧,秦武明,李志先,韦立秀. 桉树×相思树混交与纯林土壤微生物区系比较[A]微生物实用技术生态环境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
[2] 解玉萍,赵正雄,王月桃,刘冬梅. 化肥与不同有机物料配施对烟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6 .
[3] 杨超,刘国顺,邱立友,叶协锋,祖朝龙. 不同植烟土壤微生物数量调查初报[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6年论文集(下)[C], 2007 .
[4] 刘国顺,杨超,邱立友. 不同植烟土壤微生物数量调查初报[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