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6 条
[1] | 赖勇. 大麦染色体4H-7H外源基因渗入系构建及其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
[2] | 朱琼琼. 甜叶菊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D]浙江大学, 2011
.
|
[3] | 赵新燕. 野生花生含油量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
[4] | 焦俊娜. 烟草甲基化模式的MSAP分析和甲基化相关基因的克隆[D]四川农业大学, 2011
.
|
[5] | 刘华. 栽培花生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遗传分析与QTL定位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11
.
|
[6] | 陈鹏. 高杆气生根水稻变异株系AFLP分析[D]河南师范大学, 2011
.
|
[7] | 高文娜. 小麦抗锈基因的分子标记[D]西南农业大学, 2003
.
|
[8] | 韩柱强. 利用微卫星DNA分析栽培种花生多态性及遗传关系[D]广西大学, 2003
.
|
[9] | 伍春莲. 黄瓜(Cucumis sativus L.)老化种子基因组DNA的损伤及其修复的RAPD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 2003
.
|
[10] | 廖勇. AFLP分子标记与米产量杂种优势的关系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3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3 条
[1] | 刘冠明,郑奕雄,陈建萍,麦俊伟,黎国良. 汕油系列和粤油系列花生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标记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1)
.
|
[2] | 丁锦平,周瑞阳,高国庆,邱长玉. 分子标记在花生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 2008,(09)
.
|
[3] | 赵永亮,傅体华,范巧佳,任正隆. 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RAPD和AFLP标记的多态性聚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6)
.
|
[4] | 苏君伟,于树涛,史普想,于洪波,赵艳. 花生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1,(10)
.
|
[5] | 贾书果,吴薇,刘争,周霞. AFLP技术流程的改进及其在种子研究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11,(16)
.
|
[6] | 彭研,杨革,祝清俊,陈蕾蕾,刘丽娜,杜方岭. 分子标记技术在花生品种鉴定中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2,(01)
.
|
[7] | 王艳芳,朱立武,贾兵,张水明. 砀山酥梨AFLP技术体系建立及变异检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6,(03)
.
|
[8] | 付凤玲,李晚忱. 用cDNA-AFLP技术构建基因组转录图谱[J]分子植物育种, 2003,(04)
.
|
[9] | 刘峰,石运庆,闫彩霞,李春娟,毕玉平,单世华. 常用DNA标记的评述及在花生上的应用[J]分子植物育种, 2008,(01)
.
|
[10] | 刘付香,李玲,梁炫强. 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花生遗传改良中的应用[J]广东农业科学, 2008,(S1)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 吴兴海,林黎明,谢宏峰. 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检测鉴定花生栽培品种的研究[A]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专刊[C], 20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