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1 条
[1] 张明军. 基于小波包最优树的图像融合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 2010 .
[2] 桑雪芹. 基于多小波分析理论的图像融合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3] 董张玉. 一种改进的小波变换融合算法及其质量评价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 2011 .
[4] 杨贵军. 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基础图件栅矢一体化更新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2 .
[5] 施拥军. 森林遥感分类技术研究——以浙西北山区为例[D]浙江大学, 2003 .
[6] 董芳. 基于陆地卫星TM/ETM~+和GIS的济南城区扩展动态监测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3 .
[7] 刘哲. 卫星多源遥感图象象素级融合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 2003 .
[8] 孙晓娟. 基于“3S”技术的区域林业生态工程空间配置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3 .
[9] 陈芸芝. 多源遥感数据在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监测中的应用——以漳浦县为例[D]福州大学, 2004 .
[10] 郭春华. 基于小波变换的医学图像融合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 200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9 条
[1] 陆关祥. 造山带复杂结构构造区遥感——构造综合解析[D]西北大学, 2002 .
[2] 张兵. 时空信息辅助下的高光谱数据挖掘[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02 .
[3] 刘纯平. 多源遥感信息融合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 2002 .
[4] 陈付华. 小波在图像分析中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 2002 .
[5] 曹卫兵. 基于数字图像的信息隐藏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 2003 .
[6] 房世波. “3S”技术在川西干旱河谷退耕还林(草)监测与生态还林决策中的应用——以甘孜州九龙县为例[D]成都理工大学, 2004 .
[7] 张守林. 基于ETM数据矿化蚀变信息定量提取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
[8] 李伟. 像素级图像融合方法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06 .
[9] 于嵘. 基于遥感时序数据的中国陆地植被覆盖变化分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06 .
[10] 费鲜芸.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城市绿地信息提取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6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4 条
[1] 狄沙力. 利用卫星影像和航空影像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方法研究[J]安徽地质, 2002,(03) .
[2] 杨玉静. 遥感影像融合关键技术探讨[J]北京测绘, 2010,(02) .
[3] 郭敏如,刘慧. 基于小波变换的遥感图像融合算法[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S2) .
[4] 廖崇高,杨武年,濮国梁,徐凌,秦岩宾. 不同融合方法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3) .
[5] 李建利. 多源遥感影像融合技术初探[J]测绘标准化, 1999,(04) .
[6] 费鲜芸,张志国,高祥伟. 城市植被制图中SPOT5影像融合方法研究[J]测绘科学, 2007,(04) .
[7] 李国砚,刘晓玫,李金莲. 基于多尺度分析的遥感影像融合研究[J]测绘科学, 2008,(01) .
[8] 杨青青,王克林,陈洪松,田日昌,于一尊. 波段运算与PCA结合的融合方法研究[J]测绘科学, 2009,(05) .
[9] 许文波,徐娇,黄健熙,刘军,范学宇. 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B)遥感影像数据融合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 2009,(04) .
[10] 赵书河,张新明,曲鸿建. 多光谱遥感影像与高分辨率全色影像融合研究[J]测绘信息与工程, 2004,(05)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余钧辉,张万昌,乐通潮. 基于小波变换的MODIS与ETM数据融合研究[A]湖北省测绘学会2006年度科学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6 .
[2] 徐荣煜. 基于小波变换的遥感影像融合方法的研究与分析[A]地理信息与物联网论坛暨江苏省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0 .
[3] 马丹,郑锴,涂振前. 遥感图像融合综述[A]2007年福建省土地学会年会征文集[C], 2007 .
[4] 李建云,李玮. 小波变换在卫星遥感图像融合中的应用进展[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