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郭起荣. 厚壁毛竹的种质性状及其繁育研究[D]中南林学院, 2003 .
[2] 杨秀艳. 粉单竹遗传多样性和麻竹种内杂交子代遗传变异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7 .
[3] 李慧. 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NPP和NEP时空模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8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 条
[1] 张国防,缪碧华. 毛竹经营管理的研究进展[J]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0,(04) .
[2] 邱尔发,陈存及,邹秉章,董建文,范辉华,李绍荣. 毛竹种源春笋生长规律[J]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1,(03) .
[3] 邱尔发,郑郁善,洪伟,陈卓梅,尤志达,陈开盛,陈礼光. 开花和未开花山地麻竹叶片性状比较[J]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2,(02) .
[4] 邱尔发,陈存及. 毛竹种源呼吸性状动态变化分析[J]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2,(03) .
[5] 邱尔发,陈存及,梁一池,陈东海. 不同种源毛竹叶表叶绿素浓度动态[J]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2,(04) .
[6] 郑维鹏,方镇坤,陈良喜,郑蓉,郑品光. 福建绿竹不同种源含水率与持水量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 2004,(03) .
[7] 郭湘军. 垦覆深度对毛竹林出笋和成竹影响的试验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 2014,(01) .
[8] 刘桂华,钟家铎. 竹林抚育与笋和新竹主要性状关系的研究[J]经济林研究, 2000,(02) .
[9] 徐六一,钟家铎,胡世荣. 稀土与竹笋主要性状关系的研究[J]经济林研究, 2000,(04) .
[10] 钟阿勇,曾正泉,张勤华,吴茂隆. 赣中北毛竹表型特征的地理变异初探[J]江西林业科技, 201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