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 条
[1] | 韩进涛. 神经根型颈椎病“病证结合”量表信度效度验证[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
.
|
[2] | 朱希慧. 出血性月经不调证候分布规律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 2011
.
|
[3] | 李妍. 2型糖尿病脾虚痰湿证的计量诊断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6
.
|
[4] | 陈小燕. 糖尿病肾病肾阴虚证与内皮素-1相关性的临床研究[D]陕西中医学院, 2006
.
|
[5] | 史红. 慢性便秘及其与西北燥证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 2007
.
|
[6] | 赵平. 泌尿内科疾病脾肾气虚证量表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
.
|
[7] | 何天福. 非手术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 2008
.
|
[8] | 李增鸣. 慢性肾脏病(CKD)3期中医证候分布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 2009
.
|
[9] | 杜雪翠. 心悸(室性早搏)阴虚火旺证证候诊断量表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
.
|
[10] | 张向磊. 高血压病肾阳虚证证候诊断量表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 张京晶,孟琼,常巍,万崇华. 肿瘤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现状与进展[J]癌症, 2010,(02)
.
|
[2] | 洪净. 中医辨证的量化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医药学报, 2002,(08)
.
|
[3] | 龚燕冰,倪青,王永炎. 中医证候研究的现代方法学述评(二)——中医证候的量化及数理统计方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01)
.
|
[4] | 阙华发,陈红风,徐杰男,刘胜,陆德铭,唐汉钧. 生命质量与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探讨[J]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5,(04)
.
|
[5] | 周铭心,宋晓平,单丽娟,刘金宝,周光,吕光耀,王燕,孙域,姜德,孙红友,李杰,李鹏,何佳,胡锡健. 西北燥证证候类型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7,(01)
.
|
[6] | 张书河,陈群. 数据挖掘及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概述[J]医学信息, 2008,(12)
.
|
[7] | 王欣君,王玲玲,乔慧芬,李建兵. 针药结合治疗抑郁症不同证型的疗效特点观察[J]中国针灸, 2009,(09)
.
|
[8] | 张法荣,赵平,彭伟. 中医量表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刊, 2005,(10)
.
|
[9] | 李家星,林凌,宋俊生,商铁成,李刚. 中医证候定量诊断的研究现状与思路概述[J]中医杂志, 2010,(10)
.
|
[10] | 戴霞,郭伟星.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规范化研究概况[J]中医杂志, 2011,(0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