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赵力. 模糊推理的三Ⅰ算法研究[D]山东大学, 2010 .
[2] 李莹芳. 关于模糊推理中几类蕴涵算子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1 .
[3] 傅媛. 两种知识表达系统的比较和一种基于决策的数据补全方法[D]昆明理工大学, 2003 .
[4] 张千宏. 基于区间值模糊集的三Ⅰ推理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04 .
[5] 王燕. 强夯处理淤泥质土地基承载力的研究[D]中南大学, 2003 .
[6] 刘影. 面向领域的隐性政策血缘关系挖掘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邱桃荣. 面向本体学习的粒计算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 条
[1] 谭彦华,谷云东. 基于min型表现外延的反馈外延外包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5) .
[2] 李洪兴. 因素空间与模糊决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01) .
[3] 李洪兴. 因素空间理论与知识表示的数学框架(Ⅰ)──因素空间的公理化定义与描述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04) .
[4] 王盼卿,李晓辉. 一种基于知识因素表示理论的装备信息分类描述方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11,(05) .
[5] 李洪兴,张振良. 模糊概念在因素空间中的描述(一)[J]昆明工学院学报, 1995,(02) .
[6] 任平. 因素空间与概念内涵的表示[J]模糊系统与数学, 1992,(02) .
[7] 陈世权. 模糊性的层次特征与模糊论[J]模糊系统与数学, 1999,(04) .
[8] 陈世权,程里春. 模糊概念格[J]模糊系统与数学, 2002,(04) .
[9] 陈世权. 基于概念的数学系统及其结构[J]模糊系统与数学, 2003,(03) .
[10] 汪华东,郭嗣琮. 因素空间反馈外延包络及其改善[J]模糊系统与数学, 2015,(01)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陈世权,程里春. 一种关于概念的数学系统模型[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选集[C], 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