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 王述辉. 碱性蛋白酶工程菌的构建及改性SPI在猪肉肠中的应用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1
.
|
[2] | 连玉新. 高乳化性改性大豆分离蛋白酶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2
.
|
[3] | 郎双静. 碱性蛋白酶工程菌的构建及改性SPI在乳饮料中的应用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2
.
|
[4] | 司玉慧. 超微粉碎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作用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 2012
.
|
[5] | 王一. 高分散性兼具高溶解性大豆蛋白的研究[D]江南大学, 2012
.
|
[6] | 盛艳平. TGase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性能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14
.
|
[7] | 葛文静. 大豆蛋白的低限度酶解改性及其苦味物质分析鉴定[D]江南大学, 2014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 李慧静. 超高静压协同酶法降低专用大豆分离蛋白致敏性的研究[D]江南大学, 2013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
[1] | 王博,华欲飞,孔祥珍,张彩猛. 大豆蛋白蒸汽加热装置的开发与设计[J]大豆科学, 2011,(06)
.
|
[2] | 葛文静,华欲飞. 低限度酶解制备低粘度弱苦味的大豆分离蛋白[J]大豆科学, 2014,(01)
.
|
[3] | 李胤静,张娜,杨宝柱,刘雪梅,陈迪. 大豆分离蛋白的限制性酶解及其功能性质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 2014,(02)
.
|
[4] | 李胤静,刘晓飞,刘雪梅,杨宝柱,陈迪. 醇法提取大豆浓缩蛋白的工艺优化[J]大豆科技, 2014,(02)
.
|
[5] | 王静,陈洁,李博,高红亮,金明飞,崔红亮,常忠义. 选择性水解对大豆分离蛋白表面性质的影响[J]大豆科学, 2014,(06)
.
|
[6] | 连玉新,张东杰,王颖. 响应面法优化酶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条件的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2,(02)
.
|
[7] | 张娜,曲玲玲,刘晓飞. 双酶法对大豆浓缩蛋白限制性酶解及其功能性质研究[J]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4,(23)
.
|
[8] | 祝祥威,黄行健,赵琪,邱天福,潘思轶. 亚基水平上大豆蛋白改性修饰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 2012,(2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