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 鄢郁霖. 苦瓜不同类型胚的植株再生及遗传多样性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 2009
.
|
[2] | 潘雪涛. 桃种胚的离体培养及再生植株的RAPD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 2009
.
|
[3] | 刘慧娟. 海南槟榔种质遗传多样性与槟榔黄化病发生关系研究[D]海南大学, 2010
.
|
[4] | 孙晓荣. 天然三倍体枇杷基因表达倍性效应的cDNA-AFLP研究[D]西南大学, 2012
.
|
[5] | 龙治坚. 枇杷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初步构建[D]西南大学, 2013
.
|
[6] | 察伟丽. 枇杷大胚芽植株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13
.
|
[7] | 张晓莹. 白沙枇杷种质资源表型性状与遗传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 2011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 蒋际谋,吴遵耀,陈秀萍,郑少泉. ‘早钟6号’在枇杷产业发展中的贡献[J]福建果树, 2009,(01)
.
|
[2] | 龙治坚,王莹,向素琼,梁国鲁. 枇杷属植物DNA分子标记利用的研究进展[J]果树学报, 2013,(03)
.
|
[3] | 刘慧娟,车海彦,温衍生,罗大全. 槟榔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及RAPD分析体系的初步优化[J]热带作物学报, 2010,(07)
.
|
[4] | 赵依杰,王江波,张小红,施维属,林航. 枇杷ISSR扩增反应体系的优化[J]中国农学通报, 2010,(0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