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刘树军. 不同饲草的体外发酵甲烷产生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2] 金志红. 植物甾醇在奶牛上的应用及其机理初探[D]南京农业大学, 2010 .
[3] 齐琪. 黄曲霉毒素B_1对荷斯坦奶牛乳中黄曲霉毒素M_1含量、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 2012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高微微. 苜蓿生物活性及影响其黄酮和皂苷成分因素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4 .
[2] 冯志华. 蒺藜皂苷对奶牛瘤胃发酵、甲烷产量、抗氧化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 201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王雅倩,赵国琦,闫韩韩,俞路. 利用体外法研究不同水平苜蓿皂苷对山羊瘤胃内pH值和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J]饲料工业, 2009,(03) .
[2] 邓露芳,王加启,卜登攀,郑琛,奚晓琦,张乐颖. 2007~2008年国际反刍动物营养研究进展 Ⅱ.瘤胃发酵调控[J]中国畜牧兽医, 2009,(01) .
[3] 布仁贺希格,李胜利,孙海洲. 体外产气法在评价反刍动物日粮中的应用[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03) .
[4] 孙红梅,郝力壮,冯宇哲,曹连宾,刘书杰. 饲养管理和日粮因素调控反刍家畜甲烷排放研究进展[J]家畜生态学报, 2014,(05) .
[5] 陈燕绘,周岩,陈亚东,郝薇薇,魏琦超,连杰,白红霞. 苜蓿皂苷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 2015,(07) .
[6] 王雅倩,俞路,赵国琦,张骞,张春林,顾小卫. 苜蓿皂苷对体外发酵pH值、氨氮及微生物蛋白浓度的影响[J]中国饲料, 2009,(01) .
[7] 徐晓菲,Jong Suh Shin,高青山,严昌国,李香子. 棕榈酸包被γ-氨基丁酸对延边黄牛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J]饲料研究, 201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