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 王媛媛. 近50年陇东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主要农作物的影响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 2013
.
|
[2] | 马雪宁. 近51a来黄河流域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及未来趋势预估[D]西北师范大学, 2013
.
|
[3] | 赵杨. 中国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时空演变特征模拟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 2013
.
|
[4] | 汤开磊. 中国水稻光温生产潜力时空演变特征模拟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 2013
.
|
[5] | 徐延红. 东北玉米适应气候变化措施对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率的影响评估[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4
.
|
[6] | 徐晶晶. 中国主要稻作区水稻最适叶面积指数时空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13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 胡亚南. 华北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干旱灾害风险评估[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
|
[2] | 王红叶. 寒地水稻高产高效适应性栽培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15
.
|
[3] | 葛均筑. 气象资源特性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及长江中游玉米高产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5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1 条
[1] | 牟会荣. 弱光对小麦籽粒及面粉加工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1,(33)
.
|
[2] | 牟会荣. 长期遮光对冬小麦群体及单叶光合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1,(35)
.
|
[3] | 朱新玉. 黄淮海平原典型农区的气候变化特征[J]贵州农业科学, 2012,(03)
.
|
[4] | 黄雪松,唐佳玉,黄伟. 龙南县农业气候资源分布特征及优势产业[J]现代农业科技, 2012,(15)
.
|
[5] | 张立波,娄伟平. 近5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日照时数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05)
.
|
[6] | 牟会荣,秦兰香. 长期遮光对冬小麦群体及单叶光合特性的影响(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05)
.
|
[7] | 牟会荣,姜东,蔡剑,戴廷波,曹卫星. 弱光对冬小麦茎中果聚糖代谢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2,(01)
.
|
[8] | 李勇,杨晓光,叶清,黄晚华. 1961-2007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需水量的变化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 2011,(09)
.
|
[9] | 褚荣浩,申双和,吕厚荃,李萌,谭诗琪. 气候变化情景下黄淮海冬麦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26)
.
|
[10] | 李永秀,申双和,李丽,汪秀敏,张富存,韩小梅. 土壤水分对冬小麦生育后期叶片气体交换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 2012,(01)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 张德汴,宋浩,韩劲松,李庆,张睿. 开封市主要农作物对日照时数变化的响应分析[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7应对气候变化与农业气象防灾减灾[C], 2013
.
|
[2] | 田晓雅,王强盛,蒋琪,熊瑞恒,刘欣,许国春. 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生产力可持续发展探讨[A]2014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1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