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徐齐君. 禾谷镰刀菌蛋白激酶基因PUF1功能验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
[2] 蒋杰. 两个转ipt-bar双价基因水稻农艺性状分析及外源基因清除系统(Gene-deletor)导入水稻恢复系的研究[D]贵州大学, 2009 .
[3] 程鸟鸟. 莲座蕨属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
[4] 洪学钦. 塔胞藻叶绿体表达载体构建的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 2012 .
[5] 冯坤. 棉属十个叶绿体基因组分析及其系统发育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
[6] 李亚梅. 华南木薯(SC8)叶绿体遗传转化体系研究[D]海南大学, 2013 .
[7] 刘伟勋. 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质体遗传转化体系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 2014 .
[8] 林张翔. 稗草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及其分子标记开发与利用[D]浙江大学, 201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李卿. 灯盏细辛血管保护作用及南方红豆杉等叶绿体基因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1 .
[2] 高玉梅. 白菜类作物的分类与系统进化的分子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 .
[3] 陈翠云. EGY1基因缺失对拟南芥光系统Ⅱ稳定性和叶片衰老的影响[D]兰州大学, 2008 .
[4] 汤在祥. 核质互作QTL分析方法及其在强优势玉米杂交种苏玉16号遗传解析中的应用[D]扬州大学, 2009 .
[5] 郭鲜蒲. 马铃薯体细胞杂种及其回交后代的遗传稳定性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 2011 .
[6] 钱俊. 丹参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4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朱海林,刘秀明,江莺,杜美丽,李巍,李海燕,李校堃. 苜蓿叶绿体DNA的提取及其Rbcl基因片段的克隆[J]安徽农业科学, 2011,(22) .
[2] 王耘,王媛,王永华,丁君,丛玉婷. 拟南芥psrp-3基因的PCR扩增与生物信息学分析[J]分子科学学报, 2010,(02) .
[3] 王海波,邹竹荣,李旭娟,陈杨玲,龚明. 生物能源植物小桐子功能基因及基因组研究进展[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2,(05) .
[4] 吴杨,周会. 甘蔗叶绿体基因组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学报, 2013,(01) .
[5] 徐建堂,祁建民,林培清,张高阳,陶爱芬,方平平. 红麻叶绿体DNA非编码区扩增及PCR-RFLP多态性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
[6] 陶晓丽,王彦荣,刘志鹏. 牧草叶绿体基因组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 2015,(06) .
[7] 吴杨,周会. 甘蔗叶绿体基因组研究进展(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3,(12) .
[8] 李亚梅,段瑞军,李瑞梅,刘姣,符少萍,郭建春. 3个木薯品种的叶绿体基因组16S rRNA-23S rRNA基因间隔序列的特征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 2012,(10) .
[9] 高欢欢,倪梁红,胡志刚,姚辉,吴和珍,潘宏林. 濒危药用植物麻花秦艽和粗茎秦艽cpDNA提取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9) .
[10] 孙晓荣,易鼎杰,何桥,梁国鲁. 三倍体枇杷叶绿体DNA提取方法的优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