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0 条
[1] 张光忠. 基于基因组的金针菇遗传连锁图的构建与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 2011 .
[2] 宋伟. 玉米穗粗的数量遗传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 2011 .
[3] 韩香婷. 大白菜抗软腐病性状的SSR分子标记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 2006 .
[4] 李红. 高产量番茄新种质的创制及其高产基因的研究[D]西南大学, 2006 .
[5] 黄建勋. 籼稻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研究[D]厦门大学, 2006 .
[6] 张垚. 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油脂含量等品质性状的QTL定位[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
[7] 李永春. 大豆对胞囊线虫抗性和主要农艺性状的自然选择效应[D]南京农业大学, 2007 .
[8] 张雅慧. 高丹草重组自交系群体重要农艺性状遗传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 .
[9] 汪岳林. 利用单片段代换系定位水稻粒形及粒重QTL[D]福建农林大学, 2008 .
[10] 李学慧. 利用两个相关F_(2:3)群体研究玉米穗粒性状QTL及粒重与籽粒品质性状遗传关系[D]河南农业大学, 2008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蒋苏. 黄瓜侧枝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分析和nlb基因的初步定位[D]上海交通大学, 2009 .
[2] 邱法展. 玉米单倍体育种及苗期耐渍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7 .
[3] 王长有. 小麦抗白粉病新种质创制及其抗性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和分子标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
[4] 魏蒙关. 玉米两个相关F_(2:3)群体秸秆产量和品质性状QTL分析及遗传相关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09 .
[5] 石红良. 玉米抗丝黑穗病分子标记开发与主效抗病基因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 2009 .
[6] 余庆辉. 利用野生番茄Solanum pennellii LA716渐渗系群体进行番茄耐盐相关QTLs定位[D]南京农业大学, 2011 .
[7] 杜立丰. 基于重组自交系的小麦光温生产效率特点及品种选育与栽培策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1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赵海燕,渠云芳,黄晋玲. 棉花重要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0,(02) .
[2] 林琳,王树彦,严兴初,李心文. 油用亚麻杂交组合的性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