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 唐庆龙. 荒漠地区邻体柽柳遮荫对芦苇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影响[D]兰州大学, 2007
.
|
[2] | 努尔阿米乃姆·艾散. 塔里木盆地种植业结构转变与社会经济关系的研究[D]新疆大学, 2013
.
|
[3] | 王天强. 黑河中游绿洲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和发育度评价[D]兰州交通大学, 2014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 李丹凤. 黑河中游绿洲土壤物理性质的时空变异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4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 条
[1] | 吉喜斌,康尔泗,陈仁升,赵文智,金博文,张智慧. 黑河中游灌区地下水位短期季节性变化趋势预测[J]冰川冻土, 2006,(03)
.
|
[2] | 吴锦奎,丁永建,沈永平,王根绪. 黑河中游间作灌溉农田的能量平衡[J]冰川冻土, 2006,(03)
.
|
[3] | 魏智,金会军,南永超,杨思中,吴锦奎,王树洲. 黑河分水对中下游水环境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 2007,(05)
.
|
[4] | 魏智,金会军,蓝永超,吴锦奎,胡兴林,杨思忠. 基于Kriging插值的黑河分水后中游地下水资源变化[J]干旱区地理, 2009,(02)
.
|
[5] | 马国霞,田玉军. 黑河分水后张掖绿洲“生态-经济”系统风险规避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04)
.
|
[6] | 马文斌,唐德善,朱春江. 黑河调水及节水改造工程对中游地区地下水位的影响——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11)
.
|
[7] | 王金凤,常学向. 近30a黑河流域中游临泽县地下水变化趋势[J]干旱区研究, 2013,(04)
.
|
[8] | 李希,张爱静,姚莹莹,郑春苗. 黑河流域中游灌区灌溉引水量与引水结构的变化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07)
.
|
[9] | 董海涛,孙宏义. NaCl胁迫对甜叶菊移栽苗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J]冰川冻土, 2015,(02)
.
|
[10] | 杨明金,张勃,张华,迟令峰. 1944—2004年黑河出山径流变化及其对区域水资源安全的可能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 2009,(0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