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6 条
[1] 陈鑫. 杂环聚合物的合成与光电性能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 2010 .
[2] 范梅. 吲哚马来酰亚胺类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 2011 .
[3] 王勃. 一种新型电致近紫外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质表征[D]郑州大学, 2011 .
[4] 高晓明. 固相法合成铕离子激活的铝酸锶发光材料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 2004 .
[5] 黄志远. 电子传输型配合物的合成[D]延边大学, 2004 .
[6] 吴琦. PM-OLED带恒流源的驱动电路[D]电子科技大学, 2005 .
[7] 王进. 光转换白光LED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5 .
[8] 李春艳. 四苯基卟啉锌掺杂8-羟基喹啉铝与四苯基联苯二胺的电致发光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 2005 .
[9] 李元元. 苯并呋喃三聚物发光性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 2006 .
[10] 陆慧. 新型红色荧光染料DCJTB的合成[D]南京师范大学, 2006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韩强. 锌配合物光电特性和铱配合物磷光敏化及光电特性研究[D]江苏大学, 2011 .
[2] 刘玉华. 有机发光材料和高分子活性聚合反应的多尺度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 条
[1] 何修军,蒋孟衡,涂小强,陈敏. 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J]电视技术, 2006,(06) .
[2] 何修军,蒋孟衡,肖子剑,涂小强.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进展[J]光学仪器, 2006,(06) .
[3] 李本韩,林金辉. 含芘结构基元有机光电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J]广州化工, 2013,(02) .
[4] 陈旭中,杨代胜,韩相恩,钱露露,王玲,刘子恩. 小分子蓝光OLED材料与器件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 2012,(05) .
[5] 汪国华,何静. 苯基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07,(24) .
[6] 张麦丽,张方辉. 羟基喹啉铝的稳定性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04,(05) .
[7] 刘艳春,王芬. 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J]现代显示, 2007,(09) .
[8] 高佳栋,张相臣. 有机发光显示器的显示原理和器件结构[J]现代显示, 2007,(11) .
[9] 牟强,张麦丽,张方辉. Alq_3厚度以及沉积速率对OLED性能的影响[J]液晶与显示, 2005,(06) .
[10] 高淑雅,孔祥朝,张方辉,吕磊.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薄膜封装研究进展[J]液晶与显示, 20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