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7 条
[1] | 王妍炜. 砀山酥梨休眠枝条~(60)Coγ射线辐射诱变及其分子检测[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
[2] | 邹亚飞. 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致病型AFLP分析与分子鉴定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1
.
|
[3] | 熊光明. 应用AFLP分子标记对柑橘属(Citrus)植物进行鉴别与系统分类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2
.
|
[4] | 冯祎高. 小麦—鹅观草1Rk~(#1)染色体变异体的选育及其抗赤毒病性鉴定[D]南京农业大学, 2002
.
|
[5] | 高文娜. 小麦抗锈基因的分子标记[D]西南农业大学, 2003
.
|
[6] | 张桂霞. 柿(Diospyros kaki L.)AFLP体系的建立及其优良品种指纹图谱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3
.
|
[7] | 王国霞. 无球少球悬铃木新品种的选育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04
.
|
[8] | 王振莲. 古太子莲、太空莲与三种现代莲亲缘关系及光合特性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 2005
.
|
[9] | 夏秀忠. 木薯品种的AFLP和SSR遗传多态性研究[D]广西大学, 2005
.
|
[10] | 刘卫国. 菠萝种质资源的AFLP分析与分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5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 金来武,刘伟成,潘争艳,裘季燕,刘学敏. 拮抗链霉菌AFLP分析技术体系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18)
.
|
[2] | 晏嫦妤,罗军武. AFLP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茶树上的应用[J]茶叶通讯, 2005,(03)
.
|
[3] | 杨锐,刘必谦,骆其君
,王亚军,周湘池,戴继勋. 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研究坛紫菜的遗传变异[J]高技术通讯, 2002,(01)
.
|
[4] | 陈华. AFLP及其在猕猴桃种质鉴别与分类上的应用[J]肇庆学院学报, 2007,(05)
.
|
[5] | 夏秀忠,冯斗,覃艳. AFLP对广西主栽木薯品种的遗传多态性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 2005,(06)
.
|
[6] | 李勇慧,李向民. 用扩增片段的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探讨盾叶薯蓣的遗传多样性[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7,(0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