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5 条
[1] | 许昱. 对我国违宪审查和宪法监督实施若干问题的思考与辨析[D]中国政法大学, 2011
.
|
[2] | 许楠. 我国建立违宪审查的路径选择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 2010
.
|
[3] | 杨钧兰. 中国违宪审查制度论[D]山东大学, 2011
.
|
[4] | 毛丽. 论违宪审查制度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 2011
.
|
[5] | 郝帅. 宪法诉讼制度研究[D]燕山大学, 2011
.
|
[6] | 张璐. 我国违宪审查制度模式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 2011
.
|
[7] | 杨柳. 论民事诉权保障的现实困境[D]黑龙江大学, 2011
.
|
[8] | 邢绡红. 试论建立中国的违宪审查制度[D]延边大学, 2002
.
|
[9] | 何正平. 论宪政程序[D]四川师范大学, 2002
.
|
[10] | 李颖. 试论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宪法诉讼制度[D]延边大学, 2003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 条
[1] | 张凌竹. 退休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 2012
.
|
[2] | 郑鹏程. 行政垄断的法律控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02
.
|
[3] | 赵保庆. 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
|
[4] | 林广华. 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
|
[5] | 赵国伟. 走向宪政[D]吉林大学, 2005
.
|
[6] | 裘索. 日本违宪审查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华东政法学院, 2006
.
|
[7] | 王立梅.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特点和完善[D]中共中央党校, 2007
.
|
[8] | 陈友清. 1997-2007:一国两制法治实践的法理学观察[D]西南政法大学, 2007
.
|
[9] | 孙洪波. 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 2008
.
|
[10] | 陶杨. 法治背景下的行政法律规范冲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 2008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8 条
[1] | 刘俊英. 论建立我国宪法监督解释制度──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思考[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1999,(02)
.
|
[2] | 刘素英. 论欧洲违宪审查模式对中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借鉴意义[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
|
[3] | 董兴佩. 全国人大“一院二庭”宪法法院模式构想[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4,(02)
.
|
[4] | 郑二为. 宪法的司法适用研究述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
|
[5] | 黄锫. 对中国宪政建设前提预设、目的和急需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05,(02)
.
|
[6] | 李勇. 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选择[J]重庆社会科学, 2006,(06)
.
|
[7] | 林华. 在神话与现实之间:对“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法律论证逻辑的再解读——兼论司法审查主体的可多元化[J]研究生法学, 2009,(01)
.
|
[8] | 李颖. 试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宪法诉讼机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
|
[9] | 赖晓媛. 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国家赔偿法》受案范围之思考[J]福建法学, 2002,(03)
.
|
[10] | 陈丹频. 论我国建立宪法监督专门机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湖南社会科学, 2003,(02)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