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蔡杰. 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SbNHX1转化热研5号柱花草的研究[D]海南大学, 2011 .
[2] 段瑞军. 红树林耐盐基因(AOC)的克隆及其转化热研五号柱花草的初步探讨[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2004 .
[3] 雷禄旺. 海藻糖合酶基因遗传转化柱花草的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2004 .
[4] 吴瑞. 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遗传转化柱花草的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2005 .
[5] 申建斌. Mineirao柱花草抗炭疽病候选基因MSRA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2007 .
[6] 单国燕. 柱花草组织培养和细胞悬浮培养的研究[D]海南大学, 2010 .
[7] 古艳. 热研2号柱花草花芽分化及传粉受精作用的研究[D]海南大学, 2010 .
[8] 刘旃麟. AOC和ipt基因转录融合转化热研5号柱花草[D]海南大学, 2010 .
[9] 贺庆梅. 柱花草突变体株系的育性鉴定[D]海南大学, 2012 .
[10] 钏秀娟. 柱花草再生体系的优化及Bar基因遗传转化的初步研究[D]海南大学, 201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蒋昌顺. 感病与抗病柱花草遗传多态性研究[D]四川大学, 2004 .
[2] 王冬梅. 口蹄疫病毒VP1及多抗原表位基因在植物表达的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 条
[1] 单国燕,易克贤. 柱花草间接再生体系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07) .
[2] 蒋昌顺,邹冬梅,SegenetKelemu. 几丁质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酶对柱花草胶孢炭疽病原菌的抑菌效果[J]草地学报, 2000,(02) .
[3] 李琼,周汉林. 现代生物技术在牧草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草业科学, 2005,(10) .
[4] 王冬梅,唐燕琼,周鹏. 热研二号柱花草转化体系优化的研究[J]草业科学, 2005,(10) .
[5] 刘进平,李早霞,吴发红,王丹. 柱花草高频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简报)[J]草业学报, 2005,(05) .
[6] 刘进平,吴发红,王丹,刘杨晶,朱涛. 柱花草愈伤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简报)[J]草业学报, 2007,(03) .
[7] 陈光宙,袁学军,李艳丽,文攀. 柱花草下胚轴愈伤诱导和植株再生[J]江苏农业科学, 2011,(05) .
[8] 单国燕,易克贤,赵辉. 柱花草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J]热带农业科学, 2009,(12) .
[9] 蒋昌顺. 柱花草的研究进展[J]热带作物学报, 2005,(04) .
[10] 段瑞军,胡新文,符少萍,郭建春. 柱花草nptII、hpt和bar基因优化转化体系的建立[J]生命科学研究, 2005,(03)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周碧燕. 柱花草选育种与生理生化研究进展[A]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