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赵丽玲. 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红皮云杉种群更新与遗传多样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11 .
[2] 任旭琴. 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红皮云杉种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1 .
[3] 孙宝刚. 红皮云杉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技术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4 .
[4] 杨传强. 侧柏种源的地理变异与选择及其子代的遗传变异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5 .
[5] 王娅丽. 祁连山青海云杉天然群体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 2007 .
[6] 李志新. 大青杨优良种源和无性系初选及诱变子代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8 .
[7] 周晓东. 青钱柳叶可溶性多糖动态变化及与基因型和环境的关系[D]南京林业大学, 201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王玉山. 侧柏种源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变异规律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2] 杨凯. 红皮云杉工业用材林培育技术体系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1 .
[3] 王秋玉. 红皮云杉地理种源的遗传变异[D]东北林业大学, 2003 .
[4] 王芋华. 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天然群体的遗传变异[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006 .
[5] 穆立蔷. 紫椴种群地理变异与环境相关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6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孙彦华,于辉. 红皮云杉林研究进展综述[J]林业勘查设计, 2010,(04) .
[2] 赵丽玲,孙龙,王庆贵. 黑龙江大小兴安岭红皮云杉种群更新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 20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