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 条
[1] | 陈丽. 洋葱再生体系建立及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筛选[D]华中农业大学, 2011
.
|
[2] | 迟慧梅. 芦荟抗寒变异系的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00
.
|
[3] | 穆春华. 大葱组织培养与种质亲缘关系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 2002
.
|
[4] | 黄晓梅. 大葱病毒病原鉴定及脱毒苗培养·增殖·农艺性状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03
.
|
[5] | 张玉喜. 大葱组织培养及其遗传生化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 2003
.
|
[6] | 盛艳萍. 大葱再生体系建立及内源激素变化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4
.
|
[7] | 高莉敏. 大葱种质资源分类及其主要性状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 2005
.
|
[8] | 苏华. 日本大葱品种主要性状的比较鉴定[D]山东农业大学, 2006
.
|
[9] | 杨勇. 薤白愈伤组织诱导与草甘膦抗性鉴定[D]湖南农业大学, 2007
.
|
[10] | 闫淼淼. 藠头离体培养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08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 条
[1] | 宗红,陈运起,王秀峰,高莉敏. 大葱成熟胚培养再生植株激素浓度及配比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06,(05)
.
|
[2] | 马荣群,宋正旭,黄粤,岳文辉. 现代生物技术在大葱遗传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 2009,(06)
.
|
[3] | 岳桂华,蒋启东. 影响大葱体细胞胚胎发生因子的研究[J]北方园艺, 2007,(03)
.
|
[4] | 曹健,朱碧岩,叶小明,陈琼贤,张亚南,赫新洲,叶绮婷. 广东葱生产现状与科技需求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 2010,(12)
.
|
[5] | 崔连伟,杜雪晶,纪淑娟. 中国大葱育种研究概述[J]吉林蔬菜, 2004,(03)
.
|
[6] | 张子君,徐矿红,田云,吴振红. 辣椒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成苗[J]辽宁农业科学, 2000,(04)
.
|
[7] | 蒋启东. 影响大葱体细胞胚胎发生因子的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
[8] | 陈刚,贾敬芬,郝建国. 沙葱(Allium mongolicum Regel)离体培养再生可育植株[J]植物研究, 2003,(01)
.
|
[9] | 贾敬芬,陈刚,郝建国. 葱属植物离体培养和遗传操作[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2,(02)
.
|
[10] | 杨俊杰,谭伟,彭金环,于元杰. 大葱组织培养及其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 樊治成,高兆波,李建友. 我国葱蒜类蔬菜品种资源研究和育种现状[A]全国蔬菜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2
.
|
[2] | 曹健,朱碧岩,叶小明,陈琼贤,张亚南,赫新洲,叶绮婷. 广东省红葱生产状况、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A]科技与创新——广东园艺科技论文集(广东省园艺学会第九次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