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4 条
[1] 李丽. 滋水清肝饮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虚肝郁型的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 .
[2] 刘曼. 绝经综合征(心肾不交证)情志症状与血清5-羟色胺及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
[3] 葛丽. 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 2011 .
[4] 王宪. 补肾至仙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影响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 .
[5] 丁超. 滋肾清心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心肾不交证的临床研究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
[6] 乔平. 益肾清心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
[7] 王红. 更年乐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 2000 .
[8] 许小凤. 更年期综合征心肾失济与内皮素、一氧化氮相关性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1 .
[9] 肖新春. 益肾坤宁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3 .
[10] 金善美. 滋肾调肝汤抗女性肾虚衰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延边大学, 200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陈妙霞. 针药结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
[2] 李瑞. 六味地黄丸拆方研究与命水理论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3 .
[3] 冯娟. 从肾肝心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 .
[4] 郑雨. 加味左归饮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疗效与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5 .
[5] 赵春梅. 坤泰胶囊、龙凤宝胶囊治疗绝经综合征随机对照临床试验[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 .
[6] 陈锡溪. 肝肾调补汤调治台湾地区绝经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
[7] 林吟霙.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药证治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8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5 条
[1] 张丽梅,廖伯年. 吴克明辨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5,(02) .
[2] 彭艳,郭莉媛.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5,(02) .
[3] 陶维. 围绝经期综合征述要[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01) .
[4] 乔平,何贵翔.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05) .
[5] 严炜. 女性更年期中医证型与性激素关系综述[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2,(02) .
[6] 严炜. 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型与性激素关系的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4,(03) .
[7] 武权生,叶秋香. 更年期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调护述要[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3,(02) .
[8] 陈丽霞,张玉珍. 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 2004,(01) .
[9] 邝文婷,陆启滨. 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概况[J]甘肃中医, 2009,(08) .
[10] 伍学珍,张英杰,谭万信.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河南中医, 200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