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谢冰. 芦笋低聚糖的分离鉴定及其功能研究[D]天津大学, 2010 .
[2] 孙春艳. 芦笋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的提取纯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6 .
[3] 谢建华. 芦笋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能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09 .
[4] 赵建华. 芦笋边角料提取分离及活性研究[D]山西大学, 2009 .
[5] 陈默然. 吉林野生山核桃油对去卵巢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D]延边大学, 2010 .
[6] 唐艳强. 中草药添加剂对泰和乌鸡和蛋鸭免疫功能、生产性能的影响[D]江西农业大学, 201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
[1] 周利亘,王春辉,王君虹,陈新峰,管延金. 芦笋的活性成分及其生物学功能[J]安徽农学通报, 2006,(02) .
[2] 宋京城. 芦笋的营养保健功能和保鲜技术[J]食品与药品, 2006,(07) .
[3] 彭湘莲,付红军,聂小松. 野生湖南山核桃的成分分析及营养评价[J]食品工业, 2012,(05) .
[4] 熊光权,周明,叶丽秀,杜欣,张宁波. 芦笋贮藏过程中功能成分的变化研究[J]食品科学, 2005,(09) .
[5] 郜凤香,范振远,王伟,王复斌. 芦笋药理及应用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 1999,(06) .
[6] 鞠玉栋. 芦笋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J]中国园艺文摘, 2011,(02) .
[7] 杨栓平,常学锋,王志平,李文德. 核桃油和核桃油复合维生素E对大鼠血浆脂质的影响[J]营养学报, 2001,(03) .
[8] 孙春艳,赵伯涛,郁志芳,钱骅,黄晓德. 芦笋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