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
[1] 王锋. 银杏外种皮活性成分分离纯化工艺与动力学模型研究[D]西北大学, 2003 .
[2] 郭彦彦. 银杏雄株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 2006 .
[3] 李闻涛. 银杏外种皮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生物活性研究[D]天津大学, 2006 .
[4] 贾春峰. 银杏优良核用无性系初选[D]南京林业大学, 2007 .
[5] 赵全. 基于环境影响的树木虚拟仿真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 2007 .
[6] 甄珍. 银杏雄株叶片和花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检测与分析[D]扬州大学, 2009 .
[7] 张远兰. 外种皮用银杏优良无性系选择[D]南京林业大学, 2009 .
[8] 朱丽峰. 银杏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 2012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黄文. 白果活性蛋白的分离、纯化、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2 .
[2] 郭长禄. 银杏再生体系建立和LEAFY基因表达、转化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04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谷文众,王义强,廖烨. 银杏抗寒抗热生理特性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 2005,(02) .
[2] 谷文众,王义强,廖烨. 人工气候箱条件下银杏的耐寒抗热生理机制[J]经济林研究, 2005,(02) .
[3] 邢世岩,朱宪珍,王清斌,靳萍,单丽萍,陈玉. 国内外银杏生产及科研的新进展[J]林业科技开发, 1997,(02) .
[4] 郝明灼,曹福亮,张往祥,汪贵斌. 银杏不同雄株花粉外观形态的变异[J]林业科技开发, 2006,(05) .
[5] 向玉英,梁彦,黄东森. 苦楝、银杏和樟树内含物对杨树溃疡病作用的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 1996,(07) .
[6] 邢世岩,田常杰,王聪帮,郭军,王莹. 国内外银杏核用栽培及利用现状[J]世界林业研究, 1998,(02) .
[7] 王国霞,曹福亮. 银杏生物农药防治机理及开发利用前景[J]浙江林业科技, 200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