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 潘相文. 玉米部分品质指标遗传变异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01
.
|
[2] | 赵海军. 磷素营养对不同类型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D]山东农业大学, 2003
.
|
[3] | 韩翠丽. 玉米幼嫩叶片中特异表达基因Zmglp1的表达分析和启动子缺失突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4
.
|
[4] | 乔富强. 物理加工和品种因素对玉米淀粉糊化度及人工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 2005
.
|
[5] | 谷岩. 吉林省不同生态区域专用玉米品质及产量的适应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 2005
.
|
[6] | 庄克章. 高油、高淀粉玉米光合特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6
.
|
[7] | 万丽红. 玉米贮藏蛋白遗传变异的研究[D]延边大学, 2006
.
|
[8] | 黄熊娟. 钾氮肥施用量影响微胚乳超高油玉米产量及含油率机理的研究[D]广西大学, 2006
.
|
[9] | 卡因杜. 氮肥施用量对微胚乳超高油玉米产量及含油量影响的研究[D]广西大学, 2006
.
|
[10] | 刘文研. 高油与普通玉米杂交组合的遗传参数分析及评价[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09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
[1] | 李焕江. 高油玉米在畜牧业上的开发与利用[J]饲料工业, 2004,(08)
.
|
[2] | 罗高玲,林盛宗. 广西发展高油玉米前景展望[J]广西农业科学, 2003,(04)
.
|
[3] | 李洪,李育才,邢宝龙. 高油玉米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7,(03)
.
|
[4] | 罗红兵,黄璜. 中国特用玉米研究概述[J]湖南农业科学, 2001,(06)
.
|
[5] | 陈宝库. 甜玉米在不同种植密度下产量和生理特性初探[J]农业科技通讯, 2009,(07)
.
|
[6] | 周小辉,岳尧海,荆绍凌,张志军,常景山. 特用玉米遗传改良的研究进展[J]农业与技术, 2008,(03)
.
|
[7] | 朱丹,郑大浩,蒋基建. 高油玉米主要性状的遗传力、遗传进度的研究[J]玉米科学, 2001,(01)
.
|
[8] | 宋慧欣,赵永志,周春江,杨培珠,侯福强,许永新. 高油115生育规律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J]玉米科学, 2004,(S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