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6 条
[1] 袁媛. 抗蚜虫PPA基因高效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在小麦原生质体中的表达验证[D]河北科技大学, 2011 .
[2] 李锋. CLAVATA1-ECD与CpTI的克隆表达纯化及初步功能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3] 王胜. Cry1Aa-CpTI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对斜纹夜蛾杀虫活性研究[D]海南大学, 2010 .
[4] 李根涛. 野生种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YS和API的克隆及SpCYS转化马铃薯和烟草的初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10 .
[5] 钟俐.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雪花莲凝集素基因转入新疆甜瓜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2001 .
[6] 袁小玲. 转Bt+CpTI双价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抗性的遗传稳定性及时空表达特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1 .
[7] 邓智年. 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D]广西师范大学, 2001 .
[8] 赵银萍. 农杆菌介导的胸腺素α1基因转化烟草和太白米组织培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02 .
[9] 杨朝辉. 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分离及转化芥菜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2 .
[10] 翟红利. 农杆菌介导获得转双价抗虫基因籼稻及其后代的初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02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9 条
[1] 刘丽. 玉米丝氨酸羧肽酶基因(ZmSCP)的克隆及功能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 2011 .
[2] 武东亮. 融合杀虫基因的分子设计、构建及表达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0 .
[3] 陈明杰. 草菇低温应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0 .
[4] 张锐. 胆固醇氧化酶基因的克隆、融合及在大肠杆菌和植物中的表达[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1 .
[5] 杨广东. 基因工程改良几种重要蔬菜的抗虫性[D]浙江大学, 2002 .
[6] 李永春. 利用Cry1Ac和CpTI双价基因及组织特异启动子增强转基因水稻对螟虫的抗性[D]浙江大学, 2002 .
[7] 马炳田. 基因工程改良杂交籼稻的抗虫性[D]四川农业大学, 2002 .
[8] 何礼. 我国栽培豇豆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其育种策略的探讨[D]四川大学, 2002 .
[9] 钱海丰. 转CryIAc和CpTi基因水稻抗虫性比较及高羊茅植株再生[D]浙江大学, 2003 .
[10] 陈刚. 超大型烟草变异株的抢救性克隆繁育及生物学鉴定[D]西北大学, 200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3 条
[1] 徐忠东,余庆来. 植物生物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安徽农学通报, 2003,(05) .
[2] 丁双阳,李怀业,李学锋,张志毅,高恒. 转CpTI基因杨树对美国白蛾幼虫中肠解毒酶及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1,(05) .
[3] 朱成松,顾和平,陈新. 大豆抗虫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大豆科学, 1999,(03) .
[4] 朱成松,顾和平,陈新. 大豆抗虫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大豆通报, 2002,(06) .
[5] 杨朝辉,雷建军,曹必好,宋明,王亚培,王进. 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克隆[J]西北植物学报, 2002,(05) .
[6] 诸葛强,王婕琛,陈英,伍宁丰,黄敏仁,范云六,王明庥. 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 (CpTI)抗虫转基因新疆杨的获得[J]分子植物育种, 2003,(04) .
[7] 吴剑,宋宝安,胡德禹,杨松.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 2011,(09) .
[8] 安韩冰,朱祯,李慧芬,吴茜,周兆澜,徐鸿林,徐军望,安利佳,李向辉. 基因枪法转化水稻(Oryza sativaL.)获得可育的转抗虫基因水稻再生植株[J]高技术通讯, 2001,(02) .
[9] 李慧芬,李旭刚,吴茜,陈蕾,徐鸿林,朱祯. 转修饰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sck)玉米(Zea mays L.)植株的获得及其抗虫性分析[J]高技术通讯, 2001,(10) .
[10] 王伟,朱祯,邓朝阳,高越峰,徐鸿林,肖桂芳,郭仲琛,李向辉. 陆地棉栽培品种新陆早1号转基因抗虫植株的获得[J]高技术通讯, 1998,(05)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浦冠勤,殷培峰,曲晓华. 植物蛋白酶抑制剂抗虫作用的研究进展[A]中国蚕学会第五次全国桑保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4 .
[2] 张青文,刘小侠. 转基因抗虫植物研究进展[A]当代昆虫学研究——中国昆虫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