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0 条
[1] 郝影宾. 氮肥和密度对不同穗型冬小麦冠层温度日变化及其生物学性状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
[2] 张文静. 播种密度与氮肥运筹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04 .
[3] 张玉玲. 氮素营养对不同年代小麦主栽品种产量和品质及其生理机理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 2006 .
[4] 朱玉国. 播量、氮肥对皖麦38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07 .
[5] 李乃新. 强筋小麦产量及蛋白组分的肥料调控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
[6] 聂迎彬. 冬小麦杂交种制种和亲本繁殖技术研究[D]石河子大学, 2007 .
[7] 宋晓. 不同施氮水平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 2007 .
[8] 王祥菊. 氮、磷、钾肥配比对中筋和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扬州大学, 2008 .
[9] 王树亮. 不同小麦品种对矿质元素吸收利用差异及农艺性状演变趋势[D]山东农业大学, 2008 .
[10] 杨虎. 密度、氮肥对不同穗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08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王启现. 夏玉米氮肥高效利用机制研究及周年氮素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 2004 .
[2] 石书兵. 不同生态条件下小麦品质形成的特征、调节及其生理基础[D]山东农业大学, 2005 .
[3] 于立河. 不同肥密及硅肥对黑龙江春小麦产量与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2 条
[1] 高峰. 不同密度、氮肥基追比对烟农19群体质量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 2008,(17) .
[2] 王祥菊,徐雯,张雯霞,陈芳芳,訾研,李春燕. 氮·磷·钾肥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1,(29) .
[3] 胡承霖,范荣喜. 氮肥、磷肥、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学院学报, 1991,(01) .
[4] 赵广才,刘利华,杨玉双,李振华,张文彪. 不同追肥比例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北京农业科学, 2000,(05) .
[5] 李雁鸣,张立言,李振国. 春季肥水运筹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6,(01) .
[6] 李生秀. 论施用氮肥提高作物蛋白质含量的实质[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3,(S1) .
[7] 张强,戴其根,王曙光,许轲,黄严帅,万靓军. 小麦氮素营养研究进展[J]甘肃农业科技, 2004,(07) .
[8] 才让吉,王巧玲,王贵珍,刘丽,花立民. 不同播量、氮磷肥互作对高寒牧区燕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5,(05) .
[9] 杨胜利,马玉霞,冯荣成,吕海英. 磷肥用量对强筋和弱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 2004,(07) .
[10] 张起刚,王化国,杨合法,魏相群. 细质沙土增施磷肥对小麦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J]核农学报, 1994,(03)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李雁鸣,赵英穆,史秀捧,谢志肖,高树凯. 几种栽培措施对强筋冬小麦品种藁8901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A]作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中国作物生理第十次学术研讨会文集[C], 2007 .
[2] 杨太新,刘树欣,李雁鸣,张立言. 应用~(32)P研究小麦对磷素的吸收利用规律初报[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 1993 .